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史「古今並重」 近半校擬明年推


放大圖片

■黃家樑認為,當局建議推行中史科「古今並重」,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鄭伊莎 攝

僅11%願9月實施 專委會倡「以校為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為期一個月的初中中國歷史科短期方案諮詢上月完成。教育局昨公布,近半數學校不同意增加近代史比例修訂,有37%則表認同,只有11%的學校願意在今年9月實施。負責檢討的專責委員會指,結果反映學界對中史科「古今並重」未有明顯傾向,認為當局毋須強制學校於今年或明年推行方案,校方可因應校情,自行決定推行中史科「古今並重」的時間表及細節。有學界人士指,增加近代史比重對學生有益,但當局推行過於倉促,建議盡快向學界解釋中期方案內容,做好諮詢避免重蹈覆轍。

教育局初中中史科修訂方案諮詢上月結束,共收到343份學校問卷。方案建議按「古今並重」原則,調節古代史及近現代史課時比例,建議學校於中一、中二教授數千年古代史,於中三教授清末革命運動開始的百餘年近現代史。結果有37%、128間學校同意修訂建議;近50%、171間反對建議,當中有學校指可在未來一兩年推行方案,有學校表明只是不同意方案中各級課題的微調比例;其餘12%表示無意見。至於推行時間表,則只有37間(11%)學校願意在今年9月推行,132間(49%)願意在明年9月推行。

諮詢結果未有明顯傾向

基於諮詢結果,專責委員會認為同意及不同意方案建議者未有明顯傾向,教育局不要求所有學校於今年或明年推行;局方應讓學校按校情自行決定何時及如何達致中史課程「古今並重」。不過,委員會將繼續以「古今並重」原則,在中期方案修訂檢討中史科,討論如何整合不同皇朝政治歷史、加強文化與社會史的學習元素等;預計方案在今年內完成,並向全港中學諮詢。

中史教師會會長李偉雄認為,當局推行「古今並重」原意良好,既可令課程更生活化,增加學習趣味,也可訓練學生多元思考。不過,他直言諮詢期及推行時間過於倉促,「學校沒可能以數個月時間準備教材,加上不少教師並不理解課題的變動及方向,學界根本未達共識。」對學界來說,明年推行效果或更好,當局可在未來一年加強師資培訓,為教師提供更多教學支援。

教聯會指:諮詢宣傳不足

教聯會主席鄧飛批評,教育局方案前期諮詢宣傳不足,「我們都是看報道才知道有這方案,諮詢前當局無與學界溝通,所以突然推出諮詢便很突兀,大家都不清不楚,自然惹來不少人反對。」短期方案提出在初中增加近現代史比例,能填補現時中史課漏洞,提升學生興趣,「中期方案或與短期方案內容相若,但會更詳細」,認為可在未來兩年陸續推行。他期望當局盡快就中期方案向學界解畫,並聽取前線教師的意見。

資深中史科老師黃家樑認同中史科「古今並重」方向,認為可提升學生興趣。對有近半學校反對,他估計是部分中史科老師屬兼教,他們習慣了現有模式,若要平衡古代比例,較複雜的近代史對他們而言或會較難摸索,當局應顧及前線教師憂慮。建議當局為教師提供培訓、教材支援,以便教師有充裕時間作準備。

相關新聞
中史「古今並重」 近半校擬明年推 (2015-06-02) (圖)
有幼園茶點費6000 團體倡監管 (2015-06-02) (圖)
幼園雜費分布(部分) (2015-06-02) (圖)
9歲神童劉見之揚威國際寫生賽 (2015-06-02) (圖)
葉俊華英語演說賽奪冠 (2015-06-02) (圖)
好書說不完:《手斧男孩》上一節生命德育課 (2015-06-02) (圖)
中華書局 (2015-06-02) (圖)
徵稿啟事 (2015-06-02)
機械人大數據擬納主題研究 (2015-06-01) (圖)
校園放大鏡:曾鈺成教小西灣福中生思考方法 (2015-06-01) (圖)
免費幼教委會:幼童不該長留在校 (2015-06-01)
中小學教談戀愛? 68%教師感有責「傳道」 (2015-05-29) (圖)
港大激光析化石 熒光一照纖毫現 (2015-05-29) (圖)
考評局短片解構閱卷幕後 (2015-05-29) (圖)
職訓局獲捐650萬設學習資源中心 (2015-05-29) (圖)
走進世界名校:牛津用餐禮儀多 赴宴禮袍少不了 (2015-05-29)
義工逍遙遊:義工服務 重在融入 (2015-05-29) (圖)
「鐵甲玻璃」護手機 浸大料明年中應市 (2015-05-28) (圖)
性小眾遭欺凌 教師不敢叫停 (2015-05-28)
棄讀名校法律 IB狀元走音樂路 (2015-05-2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