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學修暢談政協委員應發揮的重要作用。 劉國權 攝
中出訪京交流政改意見 愛國愛港「老字號」獲讚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子京)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日前率商會代表團赴京訪問3天,在京期間先後拜訪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全國工商聯、商務部及國務院港澳辦。張學修表示此行收穫甚豐,他認為中央對香港推動政改的誠意已足夠,在「8.31」決定框架下的政改方案,是合憲、合法、合理、合適的方案,強大的民意也是希望通過政改方案,香港應盡快停止政改爭拗,將精力放在發展經濟民生上,香港不能變成「政治之都」,要主力發展「經濟之都」才是正道。
張學修在接受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訪問,暢談及分享訪京心得。他稱是次商會訪京團拜訪多個政府部門,與有關領導坦誠交流政改意見,表明商會對政改的立場,探討政改方案通過與否香港將面臨的局面。
他表示,此行在拜會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及港澳辦領導期間,各領導均充分肯定中出60多年來對香港、對國家所做出貢獻,令大家備受鼓舞。他們高度讚揚中出為:「愛國愛港的『老字號』」,中出60多年來在國家、香港發展重要時期、關鍵時期,都是「旗幟特別鮮明,立場特別堅定,是值得信任、放心的愛國愛港團體」。
各領導並讚揚中出在近期積極主動參與香港社會事務,尤其是在政改諮詢、「反佔中」、「8.17」遊行及簽名、「保普選 反暴力」街頭簽名、政改民調等撑政改系列活動中,「主動參與並走在前面,對工商界具典範作用。」
多家報章撰文 政治民生發聲
張學修更欣喜地透露,自己自去年起在多家報章撰文,就政治民生等熱門議題發表己見,在拜訪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時,有關領導,「特別提及本人一年來在各大報章發表逾百篇政論文章,代表工商界就政治民生問題,積極主動發聲,支持政府依法施政。認為我作為一名商人,實屬夠膽及難得!」
他說,當時感到意外,但想深一層中央領導是很關注香港新聞的,這將鞭策其繼續筆耕不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人發聲。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代表團此行也拜訪了全國工商聯及商務部,商會同仁希望更多地了解國家對經濟發展的部署及戰略政策。大政策如「一帶一路」戰略下,香港人應如何抓住時機,融入到國家發展的大潮中;對國務院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國為成為製造強國建設,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商會對此非常關注。
目前,港人在內地投資面臨比較尷尬的「國民身份」問題,有關「國民待遇」及受惠政策等議題,該會均向商務部及工商聯作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及探討。
會見訪京團的領導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林智敏,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楊崇匯、副主任華建,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周波,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李路,商務部台港澳司副司長孫彤等。
批死硬派否決方案 港玩不起
張學修最後強調,北京之行得出重要信息是,中央希望香港在政改表決之後,特區政府的工作重點應轉移到發展經濟民生上。作為商會應「內增實力,外樹形象」,工商界人士應配合國家政策,發展好自己的事業,增強實力,有了實力才能更好服務國家、服務社會。
張學修表示:「綜觀香港周邊國家及地區,經濟都在復甦或快速發展,香港不能再長期陷入政治爭拗的漩渦中,更不能因為數極少數的死硬派立法會議員不喜歡不認同普選方案,就要浪費幾百萬港人的時間,陪他們玩,這是沒理由,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香港玩不起,也陪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