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羅布泊「大耳朵」,藍色部分為鉀鹽礦。受訪者供圖
與佔地33萬多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相比,自然環境更為惡劣的羅布泊是「荒漠中的荒漠」,舉世聞名的「死亡之海」、「生命禁區」。這裡曾是樓蘭古國的所在地,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咽喉,當年的絲綢之路從長安過來在這裡開始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截至今年4月份,八旬高齡的夏訓誠教授已經是第37次進入羅布泊進行科學考察。在夏訓誠辦公室的牆上掛着一張碩大的羅布泊地區遙感影像圖,記者看到,在著名的「大耳朵」(羅布泊湖心低窪處形狀酷似人的耳朵輪廓)上方,有一塊深藍的區域格外顯眼。夏訓誠告訴記者,這裡就是羅布泊的鉀鹽礦。當年他作為彭加木的副隊長一同進入羅布泊,目的之一就是尋找鉀鹽礦。
內地發展林果業需要大量的鉀肥,而當時只能從加拿大進口,每年需要花費大量的外匯。如今,位於羅布泊腹地的鉀鹽礦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鉀基地,這裡生產的「羅布泊」牌硫酸鉀是目前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無氟優質鉀肥,具有生態、綠色、純天然、高肥效的品質,是煙草、柑橘、茶葉及其它高檔水果的首選鉀肥品種。夏訓誠教授說:「年產量達到150萬噸,產值五六十個億,是國營企業裡效益最好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哈密、若羌縣民眾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