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踮着腳,從書架上一排淺黃色皮燙金字書中取下一本,我可以看上兩個鐘。它與其它的書不同,左邊是一串人名,比如「羅密歐」下面是「茱麗葉」,「茱麗葉」下面又是「羅密歐」,我常想找出上下兩個一樣的人名,永遠找不到,那一年我六歲。這就是劇本,莎士比亞的劇本。可能是這位戲劇的老祖宗心疼一個孩子的癡迷,讓我做了他的同行,走上寫劇本這條路。
從倫敦開車兩小時,來到莎士比亞的出生地-愛汶河畔的斯特拉福,北邊是沃里克郡的亞登村,南邊是愛汶河的開闊田野,這裡叫做菲爾登。一五六四年春天,鎮上的皮匠作坊中傳出嬰兒的啼哭,皮匠約翰.莎士比亞有了一個兒子,取名威廉.莎士比亞。十六世紀嬰兒死亡率很高,在三女兒和威廉出生之前,皮匠夫婦已經失去了兩個女嬰,那時的人也重視男孩,小威廉的誕生給家裡帶來很大的欣喜。他出生時不算強壯,但出生不久,斯特拉福發生鼠疫,鎮上死了百分之十五的人口,多數是嬰幼兒,也沒能奪走小威廉。多虧沒奪走,要不然世界的話劇可能要晚幾十以至上百年,真是吉人天相。
當時人們最時髦的佩飾物是皮手套,威廉的父親會做各式各樣的皮手套,生意很不錯,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鎮上很有威望,後來還做了鎮長,所以莎翁家並不貧窮。進入莎翁家,通過姐姐住的小房子,就到了客廳。客廳正中擺放着一張懸掛着針織帳幔的床,在當時能有一張這樣的床是財富的象徵,房內的一切包括嬰兒床、洗衣盆都是當年原物的忠實仿製。我尋找書桌,沒有找到。莎翁的原居地在一八四零年因年久失修,被放到市場上出售,仍保留着一張莎士比亞誕生地的銷售海報。查爾斯.狄更斯等作家聽說了,馬上籌集資金,狄更斯在倫敦、伯明翰和曼徹斯特組織當時的文壇藝壇名流演出,終於在一八四七年籌得三千英鎊,為國家買下這房屋。至今,著名演員茱迪丹芝(Judi Dech)夫人,就是眾所周知「零零七」電影中的那個,英國軍情六處強硬老太婆的扮演者,擔任莎士比亞誕生地基金會的榮譽主席。
市鎮街道依舊保留着中世紀的柵欄格式,一六一六年離世的莎翁就葬在鎮上他受洗的三一教堂。如今這裡成為旅遊聖地,每天有數千人來朝拜,不僅因為莎翁寫了那麼多好戲,他還創作了一千七百個英文字,把英文升格為英國的正式語言。
莎翁的花園,玫瑰樹下不停上演他的名劇,遊者可以隨時坐下看一場戲,雖然那些年輕人可能不是專業演員,但一絲不茍,台詞清楚,高大俊美,絕不降低莎翁的戲格。花園裡還有一尊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的半身像,他深愛莎翁的作品,並坦言他的詩是受其啟迪。莎翁一生留下數十部經典話劇和十四行詩,同為劇作家,我能留下一部也算不枉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