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耀威(左)和黃國長(右)曾經在學業路上失意,但最終發奮圖強,現時兩人在學術上各有成就。 黎忞 攝
倉務員報公大遙距如廁都溫書 獲碩士擬挑戰博士課程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黎忞) 文憑試明天放榜,肯定又有大批失意考生會徬徨無助,但黃國長的成長故事,絕對值得他們借鏡。3次會考都只得1分,無法考入大學,他索性投身社會,又報讀公大的遙距課程,由文憑讀起。期間他試過連續4天不眠不休超時工作及溫習,有時連如廁都拿着筆記。逾十年的努力終換來回報,今日的他成功取得工程管理工程學碩士資歷,並在資訊科技公司擔任高級系統工程師;由倉務員變身成為專業人士,未來更擬挑戰博士課程,毅力驚人。
現年32歲的黃國長(Rudi),於2001年考首次會考,換來1分的成績單,八科只得數學合格。分數太低,不符在校重讀的資格,加上要幫補家計,他改以自修生身份重讀,惟兩次重考均原地踏步。
Rudi遂開始在公大修讀遙距文憑課程,一邊兼顧工作。其實他一直只把讀書視作「水泡」,直至某次在貨倉工作期間,有大型貨物從高處墜下差點壓中他,「當時想,自己是否想一輩子都做體力勞動且充滿危險的工作呢?」這才萌生發奮讀書的念頭,之後一口氣報讀公大遙距通識教育副學士,再銜接電腦工程理學士。
逐粒字查字典 曾通頂4天
由於學術底子欠佳,Rudi坦言升讀學士後倍感壓力,看英文撰寫的學術文章時,「差唔多逐隻字查字典」,他只有把重點字詞和句子多看幾遍,使之「入腦」。他又善用如廁時間,帶同數學筆記溫習。半工讀的他,不時要超時工作,再於晚上十一二時下班後上遙距課程;為追上學習進度,試過連續4天不眠不休超時工作和溫習。
早對資訊科技充滿興趣的他,在讀副學士時已選修不少相關的學分,故未畢業已獲僱主聘用,曾分別在學校和資訊科技公司從事資訊科技支援工作。及後他再修讀工程學碩士,已於去年畢業,現時在資訊科技公司從事高級系統工程師。
勉後輩:堅持不棄終成功
十多年來不斷努力進修,Rudi未來要繼續挑戰自己,目標在兩年後升讀博士,在學歷更上一層樓,並將知識學以致用,正考慮研究如何將電腦系統融合公司文化,以改善公司電腦系統運作。Rudi勉勵應屆文憑試考生,只要肯堅持不放棄,最終都會步向成功。
機迷:考試當遊戲關卡「過關」
現年24歲的劉耀威(Angus)是另一個「鹹魚翻生」的例子,他中學時已無心向學,2009年會考零分,報考六科只應考了三科,連成績單也懶得去拿。一直憧憬畢業後工作賺錢的他「如願以償」,曾做過廚師、裝修,不久已捱不下去,後聽朋友建議報讀了毅進課程。
由於不想再做基層工作,他開始努力讀書,先後修畢會計學高級文憑及公開大學的會計學工商管理學士,今年順利畢業。喜歡打機的他笑言,將學業上的功課、考試視為遊戲關卡,盼自己能不斷過關,未來朝會計師目標進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