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命
近日在讀《夏濟安日記》,頗有啟發。夏濟安是重要的當代文學評論家、研究者,名家白先勇、陳若曦等皆為其學生。他的故事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對學生李彥的愛慕之情。
從夏的日記可以看出,他曾熱烈表露過對李彥的依戀。然而,他的熱情似乎嚇到李彥 - 她看來並沒有回覆過他的任何書信,以至他在日記裡保留的唯一出自她的親筆手跡,只有她的「選習學程單」,簡單寫着她的個人資料和選修課程。
癡情愛戀固然引人注意,但我閱讀時亦留意到別的亮點。夏先生的弟弟為其日記作序,便專門提到哥哥日記中的心靈感悟。他宗教意識濃厚,但並非某個教派的信徒,而是對基督教、佛教一視同仁。當中一九四六年三月三日的日記,記錄他禮拜活佛,甚至「開了頭頂」。所謂「開頂法」的過程,大致是眾人唸了「彌陀開頂贊」,以及唸咒之後,師父便宣佈說頂已經開了。此時,小喇嘛用草在頭上一插,草不會搖擺,更不會掉落。而曾有學者在書中轉述,開頂本來是用來釋放逝者的「靈魂」,用一句咒語使死者腦殼中央開一個小孔,靈魂就從那個孔裡離開人體。逝者頭上能開出的孔,大概放得進一根小指。而咒語在活人身上亦能奏效,一旦唸出,活人頭上會出現一個小孔,可以把草插進去,因此會有草立在頭頂久久不倒的奇觀。
本來,閱讀他人的日記是不道德的,然而名人的日記卻是另一回事,不但被讀,而且集結出版(如魯迅、胡適、郁達夫等人的日記)。當然,有人純粹抱着「食花生」的心態,關注名人的情感軼事;亦有人關注當中的靈魂,為自己帶來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