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養馬島風景秀麗,景色迷人。 網絡圖片
若 荷
在我們家鄉,晨起觀天象,謂之看老天。天藍藍的,雲絲清晰,就會說,天氣真好。普通的百姓,肉眼是看不出空氣污染數據的,只能看它顏色污染的程度。
到了煙台,我仍習慣性看天,天上的雲,真好。同行的作家無不醉心地說:「這就是傳說中的藍天?」語氣裡頗有些戲謔,實為由衷地讚美。我望了望天,不僅碧空如洗,而且還白雲朵朵。大片大片的雲彩,比新裁的羊絨還要潔白,投下的影子,覆蓋在車頂,遮蓋住半個村莊,給白雲之下的山河,佈下一塊更大的陰涼。車走,白雲也走,車窗內的世界,在這雲影裡頓覺生涼。
暗暗地在心裡祈禱,那朵調皮的雲彩呀,跟上我們,跟上,快跟上,不要散去,不要亂跑,就這麼將山莊覆蓋,將夏日覆蓋,讓追隨着的雲朵,把人陶醉......
這樣的雲,直到我們下車,仍輕盈盈地綴在天上。
據此,你便可知,養馬島的空氣有多麼好!
書上說,養馬島,地處黃海之中,距煙台市區30公里,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養馬島,若干年前叫「象島」,或叫「莒島」。有兩個傳說,一個說是來自春秋時期,一個說是起始於公元前219年的秋天。我不知相信哪個。關於春秋時期的,是說一個莒國人到此,見此處土地肥沃、水草豐美,便長期居住下來,並且繁衍生息,將原本的無名之島,命名為「莒島」。關於公元前219年秋天的,是曾經有人在這裡養馬,因這裡草沃泉碧,祥雲繚繞,像極了皇家貴地。而命令在這裡養馬的人,是一代雄主秦始皇。
據說,當年的始皇,有寶馬五匹,各有五色,象徵了東西南北中五行。東巡到這裡,五匹馬相繼病了,神情萎怠,不思飲食。始皇大驚,立刻召來馬醫診治,然而馬醫也難以治癒。遂與大臣商議,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找了一處聚四海之地脈,集五嶽之靈氣的島嶼,放馬於草浪之間,經過精心調理,五色寶馬的疾病終於治癒。
始皇覺得,這裡不是仙島,勝似仙島。從此,無論是「莒島」還是「象島」,都不是了,改名叫它「養馬島」。
曾經有一個幻象,一踏進島,秦時的天空,秦時的明月,秦時的馬,到處是馬。海風獵獵,車嘶馬嘯,噠噠的馬蹄聲裡,展揚着秦時的旗幟,舞動着兵士的巾袍。
當我下車,踏上養馬島的土地,幻象遠去,我迷惑了。沒見着海,沒見着馬,只有優雅的賓館和美觀的綠地。我是乘着汽車,直接進入了島上。馬路筆直,寬闊而整潔。遊客不多,零星與我們擦肩而過。幾位女性一律的短袖衫、七分褲,外套一件透明長袖防曬服,全是郊遊的裝扮,在遊玩歸來的路上,並肩而行。
女人們說說笑笑,露出由衷的滿足。她們從哪裡來,又去了哪裡?是去看海,還是尋馬?或者二者都是,一如我。看得出,養馬島是怡人的。結伴來此,不過是為了放鬆精神,換個心情,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她們得到了,所以,難掩愉悅。
不過,她們是到過大海的,比我了解海,知道海的秉性,知道海是熱烈的。撕扯的海風,熾熱的日光,一旦吻上人的臉龐,是躲不掉的野性。和她們相比,我才是真正的遊客。我沒有短袖衫、七分褲,我注定被海風吹着,日光曬着,早上發冷,午間曬紅。我懷疑,養馬島,是否適合我的簡衣和短裝?
小王說,要穿暖些,再暖些,明天的活動在室外,海風吹來,冷着呢。我翻箱倒櫃,帶來的衣服都不足以生暖,不足以像秋天那樣將我包裹,心中忐忑。那一晚,卻睡得很好,喝了一小杯紅酒,倒頭睡到天亮。醒來時,微曦初露,周圍沒有什麼聲響。拉開窗簾俯瞰,有人在院中抱肩而立,果然是冷的緣故?冷到何種程度?聽不見他們的交談。院裡有兩塊奇石,看不清上面寫了什麼。我按住下樓察看的念頭,悄悄看了會兒天光,愈來愈白,旭日東升的時候,才離開窗前,開始洗漱。
又一天早上,我打開門,看見有人拉開服務台邊的布簾。原來那裡有一個陽台,走過去,果然看見了馬。偌大的賽馬場,一下開闊了視野,幾匹馬圈在賽場的一隅。馬很老實,低着頭,像是在覓食,沒有嘶鳴,自然也沒有暴躁的跡象。周圍的環境,靜悄悄的。
看台從下而上,至二樓結束,但是往上每一層樓房,都有這樣一個休閒的區域。裡面擺着幾張考究的茶几,藤編的圈椅,可以坐着聊天、喝茶,也可以俯身看一看賽馬。坐在這裡,眼前彷彿有一隊隊優雅的騎士,盛裝舞步,展示着複雜的騎乘藝術,耳畔的掌聲與喝采響起......
同樣的清晨,有的作家卻能夠起得早,環島跑十餘里,而我只能在周圍不遠的地方散步,看看花。賓館附近的花很多,靜謐的小路邊,到處盛開着格桑花、月季、金銀花。格桑花文靜靜的,它搖曳着,平展着粉紅的花朵;月季大朵大朵地盛開,植株卻很低矮;金銀花花朵簇簇,花形修長,黃白相映,摘幾朵帶回房間,插在旅行箱上,整個屋子便有了幾分芬芳和浪漫。
養馬島風景秀麗,景色迷人,植被茂盛,如同綠洲,是鳥類得天獨厚的棲息地。寂靜的樹林裡,能聽到清脆的鳥啼,清亮的歌喉,彷彿經過了泉水的濯洗,但看不見鳴鳥。我知道,那鳥兒就在我的身邊,就在某棵樹上。牠們隱藏得很好,只把清脆的聲音給你,讓你好奇。
聽一位老師說,那天早上他們看到一隻雛鳥,稚嫩的翅膀,似乎還飛不太高,只能在地上跳躍。他怕雛鳥被什麼撞了,便給牠挪了窩,放進大樹旁邊的草叢裡去了,這樣就安全多了。或許,那隻失去幼子的母鳥,還會把牠重新銜到樹上,安撫在巢,讓這隻幼小的鳥兒,再次享受母愛的囈語,令小小鳥兒的胸膛裡,生出一份模糊的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