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男風與對食


潘國森

前文談及「同性婚姻」和「Homosexuality」的中文譯法。

「Homosexuality」譯成「同性戀」實在容易誤導,因此筆者在世紀之交出版的《解析同性戀》和《透視同性戀》的書名雖然從眾說「同性戀」,但是兩書都編入《同性性愛行為探討系列》。

分別何在?「同性戀」只是戀愛,你潘國森連人家「戀愛」也要阻止嗎?

實情卻是「中年道德佬」潘國森只是討論「男男」、「女女」模仿正常一男一女「性愛行為」(Sexuality)之時的「可議之處」而已。這個可是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啊!我一不是「反對同性戀」(指男男或女女僅僅「談戀愛」),二無意「剝奪」誰的「性權」(只認為法律應盡力保障兒童不受成年人的性侵害)。

現時單以香港為例,許多青年小朋友未免「偏聽」了些,只聽信「基解」(Gay Liberation)、「同運」(Homosexual Movement)的宣傳。台灣的情況更極端,現在就隨便略談一二。

基解、同運常宣傳說,中國自古就有「同性戀」,只因基督教的教義限定一夫一妻,那是將一家的宗教觀點,強加其他人,方才形成當今「歧視同性戀」的社會風氣。

中國古代真有「基解分子」講的「同性戀」嗎?

按照他們的講法,「男同性戀者」完全「天生」不能愛女性,這跟中國古代的「男男親暱」就很不一樣了。

西漢皇帝多有男寵,如漢高祖有籍孺、惠帝有閎孺、文帝有鄧通等人、武帝有李延年等人。據史籍記載,這些劉家天子都與男寵一同「臥起」(即是一起睡覺)。既有男寵,同時又有一大隊后妃,再能生兒育女,足證他們有能力去愛女人,又怎能算是「Homosexual」(同性戀/同性愛慾)呢?按照二十、二十一世紀「基解」界的說法,他們該是「Bisexual」(雙性戀雙性愛慾)呀!

中國古代的術語,凡是兩個男人一起模仿一男一女的愛慾關係,都叫作「男風」。兩男之中,仍然幹男人的事那一方,是「好男風」、「喜男風」;模仿女人的一方,多數比較年輕和帶有女性化的美,通常是「孌童」,這才是中國古代「男同性戀」的實況。

至於今天的「女同性戀」,則古代稱為「對食」,但是「對食」的內容不止兩女,還指皇宮之中,宦官與宮女的關係。漢以後宦官多用被閹割了的男人,他們雖然身體受傷殘,但是仍有戀愛的需要。宮女則絕大多數不能得到皇帝的寵幸,只能找人「假鳳虛凰」。太監與宮女、宮女與宮女之間模仿一男一女的愛慾關係,都稱為「對食」。即是說只能算是一起生活、一起吃飯的伙伴而已。

討論今天「同性婚姻」的爭議之前,先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男風」和「對食」,似乎頗有益而有建設也。(同性婚姻的影響.二)

相關新聞
百家廊:百姓說醫風 (2015-07-13)
琴台客聚:男風與對食 (2015-07-13)
生活語絲:影片《喋血孤城》 (2015-07-13)
淑梅足跡:與寶姐姐的緣 (2015-07-13) (圖)
七嘴八舌:小巷機場內的圖書館 (2015-07-13)
翠袖乾坤:舞出青春無限 (2015-07-13)
網人網事:機器人問題 (2015-07-13)
百家廊:蒼天螻蟻 (2015-07-10) (圖)
雙城記:最可愛的唐人街 (2015-07-10)
此山中:女+子=好 (2015-07-10) (圖)
隨想國:名字的聯想 (2015-07-10)
演藝蝶影:《武則天》的人物改寫 (2015-07-10)
翠袖乾坤:愛情侏羅紀 (2015-07-10)
古今談:高加索高鐵為中國省靚招牌 (2015-07-10)
百家廊:一箱蘋果有多重? (2015-07-09) (圖)
琴台客聚:歷史的厚臉皮 (2015-07-09)
思旋天地:創業前的準備 (2015-07-09)
隨想國:那些曾經不明白的字 (2015-07-09)
方寸不亂:就是怕無賴 (2015-07-09)
翠袖乾坤:成人不宜的電視節目 (2015-07-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