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警察幼犬寄養計劃」將逐漸淡化,改由警犬隊內部幼犬訓練計劃負責。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麗娜)逾30年的「警察幼犬寄養計劃」將逐漸淡化,改由警犬隊內部幼犬訓練計劃負責。警犬隊督察(訓練及支援)夏翊恒解釋,不少寄養家庭溺愛幼犬,使牠們變得「歎慣冷氣不肯動」,導致訓練員帶牠們回校後,需要額外多花約一兩個月時間糾正,方可銜接正規訓練,故警方去年1月起推行新的訓練計劃。
寄養家庭寵壞 家訪費人力
夏翊恒表示,過往警犬隊幼犬成長至約四個月至五個月時,市民可透過「警察幼犬寄養計劃」,接幼犬到家中暫住約10個月,培養外界接觸能力,然後交還警犬隊接受不同的訓練。但不少家庭寵壞幼犬、亦有家庭因旅遊要求警犬隊暫時接回狗隻,加上警犬隊需要定期派員家訪,花費不少人力物力。
有見及此,警方去年1月起推行警犬隊內部幼犬訓練計劃,把幼犬交付警犬學校負責,至於寄養計劃則會淡化,不接受新家庭申請,但過往有良好照顧幼犬記錄的家庭仍可繼續申請。由於計劃成效良好,現時117隻警犬中,三分一已在學校受訓。
建紀念花園 撒殉職警犬骨灰
為表揚警犬貢獻,警務處於新界沙嶺警犬總部設立警犬紀念花園,並豎立紀念碑擺放去世警犬名牌。警犬隊總督察李卓維表示,過往平均一年約5隻警犬於服役期間離世,過去警犬身故,警員需要自資替牠們火化,並自行於基地花園撒灰,認為做法不理想。因此,警方今年增設紀念花園,以公帑為犬隻進行火化,平均一隻需兩千港元,並可把骨灰撒到花園內。警方本周四已為兩隻警犬進行有關儀式。不過,只有服役期間死亡的警犬才合資格申請公帑,以及設立名牌。
現時服役的警犬有117隻,今年新加入22隻警犬,當中13隻屬自行繁殖,包括5隻拉布拉多犬及8隻瑪蓮萊犬。警犬以瑪蓮萊犬佔大多數,其餘有德國狼狗、拉布拉多犬、史賓格犬等,分別負責執行巡邏、追蹤緝毒、爆炸品搜索等任務。警犬隊會在幼犬正式接受訓練前,在牠們的飼養室內播放不同聲響,模擬飛機聲、爆破聲、鑽牆聲響等,讓幼犬及早適應及訓練膽識。
警犬隊去年「佔中」期間曾出動警犬控制人群,被問到會否增加警犬控制人群,李卓維表示,所有警隊部門都會因應不同環境有所準備,但要視乎當時環境,並非硬性規定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