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越來越多市民接受使用閱讀器「睇」電子書,帶動閱讀器銷量大增。郭兆東 攝
喜市民接受付款睇 參展5年業績續升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鄒詠詩)香港書展昨日踏入第四日,除傳統實體書銷情理想外,一眾電子書商亦指越來越多市民接受「付費」看電子書的概念。自2010年起每年參展的電子書平台負責人指,業績持續每年有增長,今年更有不少讀者試用後特意去攤位續會。而售賣電子閱讀器的參展商亦表示,今年的銷情樂觀,比上年增加20%至30%。他又指,電子書無法取代實體書,因實體書或會趨向出版精裝版讓書迷「儲」,而電子書則是日常「睇」的選擇。
書展引入電子書展區多年,今年除了實體書外,3樓的展覽廳外圍亦設有共22間參展商的電子書專區,內容包括電子書平台、電子閱讀器、各電子傳媒及教育資源等。今年實體雜誌似開始息微,惟著名電子書平台「光波24書網」(24Reader)負責人表示,其電子雜誌及書籍總下載量已突破320萬,業績連年增長。
會員推兩年制 反應良好續會多
他續指,機構5年前開始參展,剛開始只敢推出1個月至6個月的會員制,但去年起開始推出兩年制,不但反應良好,亦有多人不斷回來續會。他認為以往市民仍習慣於網上「免費」閱讀雜誌或書籍,但近年願意付款的人逐漸增加,反映市民開始接受電子媒體需「付款」的概念。
平台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與各大雜誌及出版商合作,亦已邀請「泰國通」胡慧沖在平台分享旅遊資訊。此外,程式亦會加入全新討論功能讓讀者可互相交流,更會設立家長指引模式過濾兒童不宜的內容,讓家長也放心讓小朋友自行閱讀電子書。為推廣閱讀程式,機構會於展區免費派發「一個月試用通行證」,讓市民體驗閱讀電子書的樂趣。
較平板省電「養眼」 陌生3年變認同
電子閱讀器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銷情樂觀,整體營業額亦比上年上升兩成至三成。他憶述3年前首次參展時,市民對電子閱讀器感到新奇、陌生,亦會質疑電子閱讀器「壞眼」,但現在市民多上前查詢閱讀器的詳細功能及書籍種類,顯示市民開始認同電子書。負責人稱,電子閱讀器與平板電腦的分別在於設計較省電,紙上閱讀感較強,對眼睛亦更為健康。
雖然電子書的市場日漸擴大,但售賣電子閱讀器的負責人強調,實體書及電子書之間不存在對立的競爭,並非要取締其中一方。他舉例指,電子書是日常閱讀的選擇,實體書市場則趨向出版精裝版,成為讀者珍藏的選擇,「就如我們會買喜愛歌手的CD(唱片)收藏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