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保護生態環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開啟了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新時代。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多次強調,吉林省是中國首批生態建設試點省份之一,優良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生態資源,是吉林最大的特色、最寶貴的財富、最突出的優勢,也是吉林最大的後發潛力。美麗的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區峰巒疊嶂,林海茫茫,是東北地區功能最強的「生態綠肺」,是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的「三江」之源。要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美麗吉林,努力走出一條生態與經濟良性互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發展之路。
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使吉林越來越美麗 ,居住這裡的人們,也更加愜意和健康。記者近日到東北地區唯一的「中國長壽之鄉」臨江市採訪,為大家介紹叢山密林中的臨江,揭開這個長壽之鄉的神秘面紗。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艷利
臨江市是吉林省白山市代管縣級市,位於環長白山、沿鴨綠江旅遊的核心地帶。這座美 麗的城市是名副其實的「宜居城市、幸福小城」。 這裡擁有風光旖旎的自然風光、豐富深厚的人文歷史、整潔優良的城市環境;城區內政通人和、社會穩定,群眾幸福指數和滿意度高於國內同類城市。曾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縣(市)」稱號,還曾入選「2014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位居第26位,今年,這一排名上升到國內第9位。除此之外,臨江市還被評為「2014中國最美縣城」30佳,該市也是吉林省唯一上榜縣市。今年5月22日,臨江市被商務部研究院、中國市場學會等單位授予「中國誠信共建示範城市」 稱號。
臨江市總人口數16.6萬人,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2.9萬人,佔總人口的17%,平均預期壽命比國內總體水平高3歲。80歲以上的老人近3000人,百歲老人人數佔全市總人口10萬分之8以上,各種指標超過國際長壽之鄉標準。近日,中國長壽研究專家經過實地考察,發放100多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臨江人民對臨江市委、市政府工作普遍比較滿意,而且幸福感很高。
環境品質營造美好生態家園
臨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保護工作。目前,臨江市森林覆蓋率84.3%,是國內重點林區和2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市縣之一。投入資金3300餘萬元,完成封山育林4668公頃。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838.5公頃,加大了景區、景點、沿江沿路、水源地等區域的保護力度,劃定了4.3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實施禁伐限采措施,年均減少資源消耗1.3萬立方米。累計投資1.5億元,加快濕地保護建設,臨江五道溝濕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濕地公園」。投資1.2億元,對花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溪谷、溫泉度假村、金銀峽等景區的基礎設施和景點進行了有效保護。七道溝瀑布群被確定「國家級森林公園」。
推進節能減排、污染防控、綜合治理、淨化美化等環境保護和城鄉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積極開展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工作。不斷加大市容環境清理工作力度,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街道保潔時間在12小時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在8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在80%以上。對境內所有排污企業全部安裝煙塵治理設施,煙塵控制區覆蓋率在96%以上。「四害」數量控制在國內愛衛會規定標準以內。各類餐飲單位符合《餐飲行業和集體用餐單位衛生規範》要求,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的在95%以上。城區環境噪音平均值為53.6分貝。鴨綠江臨江段水質達到國家Ⅱ級標準,城區內河道水面清潔、無漂浮物,河岸整潔,無垃圾雜物,自來水廠出水水質、管網和二次公共設施水質符合《城市公共水質標準》,城區集中應用水源地水質達成率在98%以上。該市相繼列入「國家級生態功能區」、「全國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
服務健全完善養老體系
近年來,臨江市按照「生態立市、產業強市、打資源牌、走特色路」的總體思路,初步構建了以矽藻土、礦產冶金、能源為支柱產業,以林產品加工、綠色生態和現代醫藥、旅遊為特色產業,以新材料、物流為新興產業的「三三二」產業發展格局,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經濟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臨江市還在全市範圍內建立了健全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群眾生活品質。
一是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全市教育水準實現了跨越式提升,適齡兒童入託率和入學率達100%。二是不斷加強衛生保障和人口計生工作。門診人均費用和住院人均費用都保持在全省同級醫院的最低水準,行政村衛生室進行標準化建設。總投資1.5億元的市醫院綜合大樓投入使用,醫療設施水準達到全省縣級前列,預防接種率達到95%以上,行政村衛生室覆蓋率已達100%。臨江市積極開展衛生防病宣傳和健康教育,市民健康衛生知識知曉率在87%以上,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率在72%以上。市醫院公立醫院改革取得實效,藥品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藥品價格下降20%。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三項基本醫保覆蓋面廣、參保率高,超過國家醫改目標。三是全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目前,全市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農家書屋遍佈全市各個行政村。鄉鎮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動室,每萬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6人,文化廣場公共體育健身器材普及率達到100%,全市45%以上的市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全市已實現數位電視入戶,村村都能使用有線電話和寬頻網路。此外,臨江還積極開展文化下鄉和廣場文藝活動,豐富了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臨江讓老年人享受到了經濟發展成果。老年人持有老年人優待證進入公共文化場所、紀念館、旅遊景點、體育場所以及在坐車、就醫、法律援助等方面,均享有優惠或優先。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逐年擴大,100%的貧困老年人都能獲得政府救助。臨江還開展了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健康教育,各級公立醫院均設立了老年人優先掛號提示牌。對全市520多名五保戶實施門診、住院和居家醫療救助,還幫助全市農村五保戶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符合救助條件的農村「五保」老人全部給予保障;將城鎮「三無」老人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將符合低收入標準的老年人家庭納入廉租房保障範圍;此外,逐年提高五保供養標準。
臨江還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和農村養老院,積極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對每個養老院(共11個)每年財政補貼140余萬元,用於提高住宿環境、伙食標準等,大大改善了養老條件。此外,近年來臨江市每年撥款5萬多元支持老年人體育協會。為推動老齡工作,臨江除了對特困老年人進行定期補助和不定期的臨時救助外,還建立了老年人高齡補貼制度,並出資建立了市福利院、老年人活動中心,創辦了臨江市老年大學,使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從今年起,臨江將研究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將百歲老人和空巢、失能、困難家庭的老年人納入政府資助的居家服務範圍。全市共建設老年人活動室300多處,先後投資900餘萬元,新建改造城區老年室外活動場所19處,配備健身器材40餘套,極大地優化了老年人的文體娛樂環境。該市在22個社區居委會開設家政服務、老年婚姻介紹等項目,為社區提供家庭勞務和水電暖維修等多項服務,每年為上萬名老人提供家政服務、老人求助服務和老年培訓。臨江人孝敬長輩,注重家庭和睦,全面開展敬老愛老活動,壽星們都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每逢春節、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市領導入村串戶慰問老年人,為百歲老人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讓長壽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從而心情舒暢,安度晚年。
發揮優勢創建長壽之鄉
臨江市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長白山立體資源寶庫」之稱。該市發揮豐富的資源優勢,為長壽之鄉提供必要條件。
水能資源豐富。2011年,臨江市被水利部評為「全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臨江市礦泉水資源豐富,探明日湧水量在1000噸以上的礦泉有6處,七道溝菩提峰水源地被列入省級礦泉水保護區。
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臨江市林下伴生的野生藥用及保健滋補用動植物特產資源非常豐富,野生植物有1230餘種,可開發利用的有800餘種,有山參、天麻、高山紅景天等100餘種藥材,被中國特產業協會評為「中國高山紅景天之鄉」和「國家北藥基地」。野生動物有250餘種,昆蟲430餘種,主要有中華秋沙鴨、黑熊和原麝等。這些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長壽之鄉提供了必要條件。
礦產資源種類眾多。目前,臨江市已經發現各類礦產46種,其中查明的資源儲量18種,包括矽藻土、鐵、鎂、礦泉水等。白雲岩儲量居亞洲首位,煉鎂用白雲岩儲量超過10億噸,現已探明儲量2000萬噸。矽藻土的品級和儲量列亞洲之首,現已探明儲量2億噸,遠景儲量6億噸。臨江市還被中國礦產工業協會譽為「中國矽藻土工業城」和「中國矽藻土產業科技示範基地」。全市共有礦產地80處,礦產加工業正在向縱深發展。
旅遊資源極其豐富。近年來,依托「環長白山、沿鴨綠江」旅遊節點優勢,加快旅遊景區景點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着力打造旅遊精品,全面推動臨江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目前,臨江市已發現的單體旅遊資源達125處。花山森林旅遊度假區、溪谷、金銀峽、七道溝等景區享譽省內外,休閒度假已成為旅遊產業新的亮點。松嶺雪村已成為中國藝術家協會攝影基地。「陳雲同志舊居」「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已納入國內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國內100個紅色經典景區之一。鴨綠江漂流在國內漂流旅遊線路中是唯一的在界江漂流的旅遊線。40餘部影視劇選擇在臨江取景拍攝,其中《五朵金花》、《林海雪原》等優秀影片堪稱新中國電影史上經典之作。此外,臨江市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中國最具開發價值的十大旅遊城市」;三道陽岔朝鮮族民俗村和花山鎮珍珠村松嶺屯被國家住建部、國家旅遊局評定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等殊榮。
臨江市市長劉寶芳表示,臨江每年都會加大對民生和環保領域的投入,極為重視發展老齡事業,為人口健康長壽提供保障。臨江通過全面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全力保障老人生活、快速發展老年福利事業、着力提升基層老年服務品質、全面開展敬老愛老活動等五個方面落實具體工作。臨江要金山銀山,更要碧水藍天。空氣、水、民心都需要政府和老百姓來共同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