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759阿信屋林偉駿指,網購食物品質未必有進口商把關。
世界美食多不勝數,偶爾想起特色食物,當然是動一動滑鼠,在網上慢慢揀,慢慢買。MasterCard早前公佈最新網購調查報告指,香港人享受足不出戶的網購樂趣,當中84%本地消費者曾於過去三個月最少網購一次,超過38.2%受訪者亦曾以智能手機購物。
調查又指,79.8%港人計劃於未來六個月內進行網上購物。在眾多的年齡組別中,25歲至34歲的消費者最熱衷於網購,佔91.8%,他們每次平均購買6件貨品。
雖然按按滑鼠就可輕鬆收到美食,但由於溝通不足,或是網店提供的購買指引不清晰,導致網購衍生許多投訴。消費者委員會2月的報告指,自2013年7月《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正式生效後,公眾對不良營商手法的認識增加,促使在修訂條例下的投訴亦大幅上升。
去年5442投訴增七成
去年針對貨品的投訴錄得近3年來新高,達1.49萬宗,較2013年增加一成。「食品及娛樂服務」類是投訴個案最多的五大類別之一,共1,470宗,按年上升4%。隨着網購的盛行,涉及網上購物的各類型投訴達5,442宗,較2013年增加七成,涉及金額超過二千萬元。另外,網購涉及存倉、郵遞及速遞服務的投訴亦增加七成。
消委會表示,雖然目前涉及網購的投訴只佔整體投訴大約一成八,但市民使用網購日益頻繁,涉及的產品及服務亦越來越廣泛,消費者需注意網購條款、權益,和如何追討賠償等問題。同時亦鼓勵商戶建立更健全的網購機制及更公平的交易平台,令消費者能安心網購。
網店賣熟食疑無王管
759阿信屋創辦人林偉駿表示,網購的食物質素和責任都難以追究,因為食物品質未必有進口商把關。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議員李國麟表示,政府有必要檢討網上售賣新鮮食品是否存有法律漏洞,形容該些網店如同無牌小販,呼籲市民網購食物時要留意食物被污染的機會。
另一名食安委員會議員王國興指,食安中心對網購缺乏監管,建議檢討現行監管機制,並進行網上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