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洪志傑抽空服務社區。 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子優)除了教書育人,洪志傑也積極服務社區。雖然要從繁忙的教師工作中抽空參與義務工作殊不容易,但從中他體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這也是他一直堅持的動力。他亦相信「身教勝於言教」,會偕4歲兒子一起賣旗,期望讓孩子從小學懂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重要性。
訪問當天,洪志傑與一班義工在東區擺設街站,為市民量度血壓,並接受各項查詢。其間,有街坊拿着一部失靈的手機向他求助,也有人向他大呻附近的公園衛生情況太差、休憩座位不足,內容細至芝麻小事、大至社區環境等。雖然洪志傑和義工未必能一一幫助,但他們都細心聆聽,答應街坊會向有關部門反映。
大學已做社服 幫到人就開心
其實教師工作已很繁重,為何仍要抽空參與社區服務呢?他聳聳肩笑說:「在大學時期就開始在民政事務處兼職社區幹事,協助舉辦一些社區活動等,明白到什麼是『民生』,一做就幾年;畢業後成為教師後,也有參與一些義務工作,最重要是幫到人,自己也很開心。」
「施比受更為有福」是洪志傑熱心社區服務的動力,他盼望兒子也能有所體驗。在假期時,夫妻兩人會帶同4歲兒子一起做義工,例如賣旗,「雖然孩子很小,但當他拿起籌款袋向街坊籌款時,既可鍛煉膽量,又可知道如何幫到人;我們希望以身教,讓他明白到助人為快樂之本,這亦可令他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