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3年習近平同奧巴馬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會晤前散步交談。資料圖片
助力釋放兩國投資潛力 加快中企國際化進程
香港文匯報訊 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下旬將開啟他就任後首次對美國的國事訪問。多方信息顯示,已持續7年的中美投資協定(BIT)談判或將在本次訪問中取得突破。分析認為,談判不僅有望極大釋放兩國相互間投資潛力,同時對美國的製造業回歸政策及中國的改革與結構調整均有助益。鑒於該協議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等一旦實施,有助於倒逼中國國內改革、加快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有學者甚至將中美BIT談判與中國十幾年前加入世貿組織相提並論,稱其為中國的「第二次入世」。
據中新社報道,中美BIT談判始於2008年,是兩國當前經貿領域最重要的談判項目。商務部此前稱,8月24日至28日,第二十輪中美BIT談判在北京舉行。有信息顯示,中美雙方「繼續就負面清單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談判,力爭為習近平主席9月對美國進行的國事訪問創造良好氛圍。」
「負面清單」存分歧
所謂「負面清單」,是指一國政府規定哪些經濟領域不開放的清單,除了清單上的禁區,其他行業、領域和經濟活動都對外資開放。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被認為是中國政府管理的顛覆性變革,已在中國自貿試驗區得以先行先試。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十九輪談判中,中美雙方首次交換了負面清單出價,並正式開啟負面清單談判,標誌着談判進入新階段。對於中方開列的負面清單,美國堅持認為其「過長」,希望中方予以縮短。而對美版負面清單,中方亦不甚滿意。鑒於每項負面清單的背後都關乎一些行業安危,個別項還關乎國家安全,談判難度之大可以想見。
「9月初,應該再次交換修改後的負面清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副院長崔凡表示,在習近平訪美之前,就負面清單具體內容,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技術的界定、國家安全、國企競爭中立等問題,中美雙方在業務層面上會有充分的意見交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亦認為,新的負面清單的提出,或將促成談判形成較大的進展。
冀促加快談判進程
人們注意到,習近平對這一談判高度重視。2013年7月,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習奧會」達成共識的基礎上,中美雙方最終同意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模式進行實質性談判,極大促進了談判進程。在今年初確定訪美行程時,習近平應約同奧巴馬通話時指出,要加快中美BIT談判。
「談判如果取得實質性推進,可以成為中國經濟一個突破點。」屠新泉說。同時他還提醒,鑒於談判仍面臨很多實質性分歧,期待能在這次訪問中結束談判是不現實的。
據本港報章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習近平將於22日抵達西雅圖,之後前往華盛頓,與奧巴馬會面並參加公開活動,最後前往紐約,28日於聯合國總部演講。
微軟、亞馬遜等大型企業的總部都在西雅圖,屆時習近平將與企業界領袖會面,並舉行CEO圓桌論壇,由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