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思旋天地:不盲目追求傳統名校


思 旋

又到家長為孩子選小一的季節,坊間有許多全港小學排行榜以供參考,看罷計分方法,行內人都會一笑置之,這些排行榜為全港學校打分數,學術、體藝成績比例等無一客觀標準,看似客觀但不合乎統計學邏輯,家長們還是當作路邊新聞,不要太放在心上。

這些排行榜或是選校刊物中不乏「傳統名校」、「地區名校」等字眼,如一定要區別香港「傳統名校」或「地區名校」,要由約百年香港教育史說起,香港補助學校議會在一九三九年成立,由香港二十二所歷史悠久的英文教會學校所組成,這二十二間學校依《補助則例》(Grant Code)接受政府指定補助,所以名為補助學校(Grant Schools),就是我們約定俗成的「傳統名校」。然而這些補助學校只有中學,幼稚園及小學則沒有名校之分,但由於有些同名的幼稚園或小學與其結龍,才有貴族血統。

香港開埠之初,資源貧乏,很多家庭連生計也有困難,莫說教育,與今天不能同日而語。當年,辦學團體多以教會為主,牧師、修女、神父等又多是外國人,學生英語水平一定比普通學校好,在當年英國殖民時代精英教育制度下,這類學校的學生出類拔萃機會自然大增。但隨着時代變遷,香港教育局為學界投放大量資源,為香港打造一個十二年優質免費教育,如今向十五年免費教育邁進。一九七八年九年免費教學;一九九七年開始優質教育基金;一九九八年開始每校一位外籍老師計劃等,全港學校也得到均等教育資源,「地區名校」熬出頭來,「傳統名校」光環也逐漸褪色。

另外,不少全球教育研究報告也證明,香港教育是優質的,以經濟學人智庫研究共四十個國家及地區教育系統為例,公佈二零一四年全球教育系統排名,香港排第四,僅次於新加坡。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家長選校時不必盲目追求名校,適合就好。

相關新聞
百家廊:假如孫大聖也有朋友圈 (2015-09-17) (圖)
琴台客聚:身體也是文化 (2015-09-17)
思旋天地:不盲目追求傳統名校 (2015-09-17)
隨想國:洪七公偷吃的美味 (2015-09-17)
方寸不亂:數二戰人物 (2015-09-17)
翠袖乾坤:黑糖與石綠 (2015-09-17)
獨家風景:劍道無親 人有情 (2015-09-17)
百家廊:松花江夜遊 (2015-09-16) (圖)
琴台客聚:古今書癡 (2015-09-16)
生活語絲:兩個「黃允中」 (2015-09-16)
天言知玄:你關心自己嗎? (2015-09-16)
鵬情萬里:租房記 (2015-09-16)
翠袖乾坤:謝賢不認得前妻 (2015-09-16)
路地觀察:如何能好好地退燒? (2015-09-16)
百家廊:老樹畫畫:土裡出發 雲上開花(下) (2015-09-15) (圖)
聊易談經:需卦 (2015-09-15)
思旋天地:李克強總理是維穩功臣 (2015-09-15)
發式生活:喜愛溫馨的場面 (2015-09-15)
見多識廣:阿列克謝耶夫院士的兩本書 (2015-09-15)
翠袖乾坤:誓不低頭 (2015-09-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