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華媒記者在遂寧了解生態種養循環模式。 記者劉亮荀 攝
一排排豬舍旁邊,連着一大片柑桔園、葡萄園、有機蔬菜園,邊上是2座由糞坑建成的沼氣池,不遠處則是一個規範的垃圾池。走進四川遂寧市船山區唐家鄉西堰村,四川省高金丹育生態牧業有限公司佔地450畝的生態養豬場吸引了記者們的眼球。
保持無害基調 還原田園風貌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投入600萬元,建有2座沼氣池及一座污水處理站,處理後的廢水經消毒後達到合格排放標準。豬場的廢水和沼渣,經水泵輸送到不遠處的柑橘、蔬菜基地,實現了「豬-沼-果(林、蔬)」循環利用模式。這僅僅是「遂寧模式」在綠色生態文明建設上一個縮影。
在城市建設方面,遂寧市以打造「生態山水城、現代花園城」為目標,以「一核兩帶三片」城市骨架(「一核」,即中心城區;「兩帶」,即涪江沿岸城鎮發展帶和成南高速城鎮發展帶;「三片」,即射洪、蓬溪、大英3個片區,形成佈局合理、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的市域城鎮體系),全力推進「海綿城市」試點,一座綠色生態之城已具雛形。
在綠色生態產業上,遂寧建起了單個10萬畝以上的五大現代農業園,成為四川首批「農產品產地無公害化市」;還啟動了「百村建設示範行動」,通過「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的做法,保持「房前屋後、瓜果梨桃、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原始田園風光和農村風貌,已建成的各類新村聚居點已達2,100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