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協恩中學首次推出「工作體驗實習計劃」,今年先讓中四級學生嘗試在不同的企業進行為期4天的實習。 黎忞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香港的孩子很多不愁衣食,難免有人「食米唔知價」,也不知民間疾苦。為令學生多了解社會,協恩中學今年首次推出為期4天的「工作體驗實習計劃」,讓157名中四生在51家企業以義務性質體驗各行各業的特性,其中有學生將到洗衣店處理洗衣工序,或是在清晨時分跨區到街市協助義工向長者派發剩菜。有在今天起「出發」的學生表示,曾擔心工作「又焗又辛苦」,在工作時要長期站立,相信需要一定的體力應付,但相信這是「另類工作的體會」,機會難得。
協恩中學中四生呂鎧澄和其他5個同學,今天起會到洗衣店進行3天的工作體驗,之後又會到協恩的附屬小學擔任教學助理。
洗衣店長站立 早起派剩菜
呂鎧澄指,對於在新蒲崗一家洗衣店工作感到「既期待又緊張」,她未做過兼職,平日都是家傭料理所有家務;由於預計工作期間要長時間站立,她笑言:「這是一項挑戰,家人起初對於我要到洗衣店工作亦感難以置信。」
另一名學生馬懿晴被分配到社企工作,每天需要在早上七時多到達粉嶺街市幫助義工派發剩菜予北區長者。家住九龍的她,坦言平日甚少前往北區,亦不知道每天都會有長者為得到剩菜而清早在街市排隊輪候,相信有關體驗可讓她了認識社會的另一面,同時可藉此機會讓自己「捱吓」。
將在土瓜灣一間長者中心實習的馬仲寧,留意到香港不少學生會視醫生和律師為理想職業,她認為很多年輕人只是透過電視劇、電影了解某些職業,有時並不是真相,或因此局限了職業選擇,故上述計劃正好幫助他們了解各行各業,相信對將來選科和擇業都會有所幫助。
助了解各行業 利選科揀工
校長李鎮洪表示,校方在今年首次推出「工作體驗實習計劃」,旨在讓學生離開課室,進入工作環境,在職場上不同的專業人士將充當他們的導師,他希望學生可學習別人的長處,掌握正確的工作態度。升學及就業輔導主任李國良表示,職業規劃組以一年時間統籌上述計劃,近160個實習崗位由家長、老師、校友、非牟利機構等提供,參與的51家企業包括本港律師樓、診所、酒店和社企等等,該校幾乎全級中四生均參與其中。學生參與上述計劃的工作時數,將計入其「其他學習經歷」(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