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曉明昨率領香港社團領袖到深圳考察創新科技產業。 中通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日率領香港社團領袖到深圳考察創新科技產業時指出,創新推動是一個地方能夠獲得核心競爭力的最關鍵因素,認為香港和深圳兩個城市應優勢互補,並駕齊驅,共同合作發展。正值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本周五將審議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的撥款申請,多名立法會議員表示,創科局的討論已經糾纏了3年之久,倘反對派繼續拖香港發展後腿,香港優勢將會更快消失,被鄰近地區「爬頭」,最終受苦的只是香港市民。他們呼籲反對派為市民福祉着想,停止拉布,令創科局能夠盡快成立,創造更好條件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動力。
林健鋒:港須創科助年輕人
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過去8年至10年間,在當地政府協助及社會配合下,深圳科技產業發展一日千里,成果令人鼓舞。反觀香港卻不斷被反對派「拖後腿」,立法會拉布已成慣例,特區政府施政受到不必要的掣肘,連帶香港的經濟發展亦受到拖累。
林健鋒認為,世界正朝向高科技邁進,香港若要繼續維持高增長,必須依賴創新科技,透過科研成果轉化為經濟動力,才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年輕人才有能力向上流動。
姚思榮:反對派完全「井底觀天」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批評,無論特區政府或建制派提出任何建議,均被反對派套上一些千奇百怪的「政治陰謀論」,然後作出瘋狂攻擊。他以成立創科局為例,反對派竟然指稱是特區政府借助香港優勢,以帶動內地的科研發展云云。
姚思榮指出,過去10年內地科研和創科產業發展十分快速,更有超越香港之勢,反對派提出這些理論,完全是「井底觀天」之談。他認為今次張曉明主任和社團領袖到訪深圳,正好帶出一個訊息,「若香港不盡快成立創科局的話,只會落後於人。」
吳亮星:創科可開闢新興市場
立法會金融界議員吳亮星則說,創科局的討論已經糾纏了3年之久,「科技一日千里,再拖下去的話,就算香港願意付出數倍以上的努力,仍然難以再跨越新高峰」。吳亮星認為,單靠零售、旅遊、地產等行業,根本無法應付未來的經濟發展,必須依賴創新科技,扮演龍頭角色,開闢新興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