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氣候暖化累洋紫荊變「殺人花」


放大圖片

■戴沛權及其研究團隊透過超級電腦作模擬運算,首次確認氣候暖化令地表臭氧污染惡化,直接導致東亞地區每年因呼吸病症死亡的人數大幅增加5,600人。 梁祖彝 攝

中大研究:結合汽車排放增臭氧 呼吸病症死者東亞年增5600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氣候暖化被視為本世紀最大威脅,除了帶來災難,亦會危及人類生命。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助理教授戴沛權及其研究團隊透過超級電腦作模擬運算,首次確認氣候暖化令地表臭氧污染惡化,直接導致東亞地區每年因呼吸病症死亡的人數大幅增加5,600人,其中中國佔近4,400人。研究同時發現,植物雖可吸收臭氧,但因其自然排放的有機化合物,會結合工業及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將形成更多臭氧,導致增加綠化面積或成為「雙刃劍」,特別是香港及華南地區的植物品種如洋紫荊等,排放較多有機化合物,問題更嚴峻,故推動落實減排措施刻不容緩。

氣候變化一直是國際研究熱點之一,戴沛權表示,以往學者主要就氣候因素或空氣污染對農業的影響進行個別研究,但這些因素和影響環環緊扣,若能結合並作綜合研究,或會帶來重大發現。於是他與團隊去年着手探討氣候暖化、空氣污染及植林的相互影響,展開歷時一年半的研究。

其研究利用超級電腦模擬及地球系統模型進行,將東亞地區過去30年地表面植物生長的衛星數據,包括樹葉的濃密度、各種植物的分佈等衛星數據及氣象數據加入電腦模擬中,以分析30年前與現今的空氣污染濃度差異,並作敏感度分析,探究哪些因素影響尤甚。

結果發現,在過去30年,由於夏季氣溫上升,如升溫最高達攝氏3度的中國東北平原,使植物增加排放有機化合物,當這些有機化合物結合工廠化石燃料或由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便會產生光化學反應,令夏季的地表臭氧污染濃度增加2ppbv(濃度單位,即臭氧於每10億單位體積中的含量)至10ppbv,導致東亞地區因長期吸入臭氧引致呼吸病症而過早死亡的人數,每年增加約5,600人,其中中國佔4,400人。

升溫令工業排放「殺傷力」升兩成

除氣溫上升的影響,戴沛權指,因高濃度的工業及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等人為活動,亦會令臭氧濃度增加2ppbv至25ppbv,導致東亞地區每年有6.2萬人過早死亡,其中中國佔2.8萬人,「我們一向知道人為排放的影響嚴重,但比較兩個數據,便會發現原來氣候變化亦有重大影響力。」即是撇除其他因素,單純氣溫上升,已可令工業及汽車排放污染的「殺人威力」增加一成至兩成。

研究同時發現,氣候暖化及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一般會令植物於夏季生長得更茂盛,即葉密度增加,促進植物透過葉氣孔吸收更多的臭氧,抵消部分氣候暖化及排放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戴沛權指,植物茂盛生長可令夏季臭氧濃度減少4ppbv,令東亞與臭氧污染相關的死亡人數每年減少2,200人,中國佔近240人。

增種林木或成「雙刃劍」

雖然研究反映植物能吸收更多的臭氧,有助紓緩空氣污染,但戴沛權提醒,「雖然植物排放的有機化合物本身無害,但若汽車及工業排放的氮氧化物濃度持續高企,政府又增加種植林木,在氣候變化和植物增長的雙重效應下,當中產生的化學作用,將令污染情況繼續惡化」,難以抵消葉氣孔吸收的臭氧。

倡減化石能源使用量

他強調,有關部分對香港及華南地區有特別重要啟示,因研究亦發現,香港及華南所種植的亞熱帶常綠植物品種包括洋紫荊等,可排放更多有機化合物(見另稿),如不好好控制化石能源使用,「臭氧殺人」情況必更嚴重,故政府有必要加緊規管,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和提升化石能源使用的效率,尤其是規管汽車排放氮氧化物。

相關新聞
張曉明:集中精力振經濟 創新提升競爭力 (圖)
馬興瑞籲深港共享機遇 (圖)
許勤推介電動車減排
花絮:棋哥踩「單車」逗樂團友 (圖)
特寫:深企科技先進 社團領袖讚歎 (圖)
張曉明「三點」寄語港發展
陳永棋籲港效深 力拓經濟棄政爭 (圖)
各界認同張曉明「雙城優勢互補」 (圖)
盼兩地同拓創科 幫下一代「發圍」 (圖)
特稿:王傳福勉港青:祖國好大家好 (圖)
亞博館「Encore暖流」助旅業「過冬」 (圖)
「Encore 暖流」博覽旅遊套票詳情
套票適用活動 (圖)
畢馬威料亞博館年度惠港272億 (圖)
嶼諮委:北嶼發展繫港整體機遇
梁振英:特首對8院校須負責 (圖)
氣候暖化累洋紫荊變「殺人花」 (圖)
臭氧污染與植物和氣溫的關係 (圖)
種樹要揀低排量 嚴規車排減臭氧 (圖)
倡各國互借鏡 建更準確大氣模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