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教育局正就中小學的外籍英語教師計劃作大型評估。圖為外籍英語教師於學校上課。 資料圖片
吳克儉回應李慧琼關注 研與國際校配對上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近期多個研究報告分別指出,香港成年人及學生的英語水平都未如理想,甚至有下降的傾向,令人對英語教育狀況深表關注。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回應指,部分研究報告提出了英文錯誤案例,以提醒學習者平日要多加注意,而包括文憑試等實際數據,均指港人的英語水平仍然穩定。他強調,局方致力提升港生的英語水平,包括安排50間國際學校與本地中小學配對,讓學生們一同上課及互相學習,並正研究為部分班數較多的小學額外提供一名外籍英語教師,及為該英師計劃作大型評估,本學年內會有初步數據分析。
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昨日提出質詢,並引述私人英語教育集團EF、香港大學及考評局的報告指,不同年齡階層的港人英語都各有問題,水平稍為遜色,要求政府交代評估情況,以及學校如何推動英語教育。
DSE達標率平穩略升
吳克儉回應時強調,上述的私人英語測試屬網上自選自薦,取樣不客觀,難以代表不同地區的整體情況;而依港大及考評局文憑試報告的數據,港人英語的整體水平都屬穩定。他表示,文憑試報告雖有指出部分考生運用「中式英語」、詞彙匱乏等問題,但主要是用以作個案分享,提醒其他學生平日需多加注意的地方,而從成績看,2012年至2015年4屆文憑試英文科中,達3級或以上的學生,則是由50.1%升至52.4%。他又提到,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亦提供客觀、全面的學生英文水平數據,顯示過去多年平均達標率平穩略升,但亦有改善空間。
因應學界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措施,吳克儉指自2010/11學年起進行中學教學語言安排「微調」,學校可彈性安排英語授課班數,並透過全校活動,讓學生通過非語文科目及延展活動運用英語。他透露,當局亦正安排中小學與本港50間國際學校進行配對,讓不同語言背景的學生可互訪及互相學習,甚至一同上課,為學生提供英文語境。
研究多增外籍英語教師
吳克儉又表示,現時全港共有459所公營小學和406所公營中學參加「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NET)」計劃,並藉以組織英語營、英語日和海外交流等活動。局方已於今年就計劃開展新一次的大型評估,並研究為部分班數較多的小學額外提供一名外籍英語教師,預計於2015/16學年結束時便有初步數據分析的總結報告,可望更全面了解如何加強有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