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向榮博士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本篇續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承前所述,柳宗元登上西山,舉目所見,一覽無遺,感受到青山白水與天相接的宏大氣象後,他的心境漸漸產生變化。在全文末段中,柳宗元說: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ヾ為類。悠悠乎與顥氣ゝ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ゞ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々滿酌,頹然ぁ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あ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ぃ,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い之未始游,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ぅ。是歲,元和四年也。
譯文
此時,我才知道這座山(西山)的奇特出眾,跟一般的小土丘截然不同。悠然自適地與自然之氣融為一體,完全沒有邊際;洋洋自得地與天地大道共存同遊,無法看見盡頭。我們舉杯斟滿了酒,喝到醉醺醺地倒下,連太陽下山也不知道。昏暗的暮色,從遠處籠罩過來,直至暗到什麼也看不見了,我仍不願歸去。感覺到自己的心神凝聚而形體解脫,與萬物融合為一。這時候,我才知道過去實在未曾真正遊歷過,真正的遊歷還是從這一趟旅程開始的。為此,寫成這篇文章,以作紀念。這一年,就是元和四年。
遊西山心情轉變
本篇以「始得西山宴遊記」為題,全文緊扣「始得」二字。作者在首段以「痟m慄」三字點出自己貶謫以來抑鬱苦悶的心情,即使到處遊山玩水,始終無法真正解脫。然後,作者以「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指異之」等句,承上啟下,總結以往遊玩的心情,並巧妙地把文章引入「西山宴遊」的主題。
末段,記錄作者登上西山後截然不同的心境變化。面對西山聳立不群的景象,作者感受到一種物我兩忘的超然境界,長期以來精神上的憂懼終於一掃而空,形神彷彿俱與天地自然融合為一。全文總結謂「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連用兩個「始」字,反覆強調宴遊西山是煥然一新的開始,意義非凡。
注釋
ヾ 培塿:小山丘。或作「部婁」,《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子大叔曰:「部婁無松柏。」杜預注云:「部婁,小阜。」周伯琦《六書正耤n謂「培塿」乃俗用,惟應邵《風俗通義.山澤》、李善注《文選.魏都賦》並引作「培塿」,《焦氏易林.蹇之訟》亦云:「培塿茯f。」塿,粵音「柳」(lau5);培,坊間多讀作平聲的「陪」(pui4),何文匯《粵音正讀字彙》注為去聲「bau6」,黃坤堯《古文觀止精讀》則讀作上聲「pau5」。案:黃說當是。「培塿」乃古漢語篜聯綿詞,即聲調相同,主要元音及韻尾相同或相近,由同義語素構成的雙音節詞。《廣韻》「培」、「塿」二字皆收入上聲四十五韻,可證。
ゝ 顥氣:顥,一作「灝」,同「浩」(hou6),指天地間明潔清新之大氣。
ゞ 造物者:指天地、大自然。天地創造萬物,故稱之為造物者。
々 觴:古代酒器。
ぁ 頹然:鬆弛倒下的樣子。
あ 暮:本字作「莫」,象徵日落草叢之中,表示天色將晚,日落、傍晚之時。
ぃ 心凝形釋:心,心神。凝,凝定、虛靜。形,形體。釋,消散、解放。
い 嚮:通「向」,過去,往昔。
ぅ 志:記錄。
隔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