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晚安媽媽》戲服不是賣點,全靠唯一的兩名演員互鬥戲法,擦出火花。 作者提供
鄧達智
瑪莎諾曼(Marsha Norman)原著,百老匯上演超過三百八十場,更拍成電影。這次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演出由焦媛劇場製作,米雪演媽媽,焦媛演女兒,十二月十八號星期五開鑼,十九及二十號還有日場。
自舞台劇《人間有情》與高志森導演合作以來,二零一五年初才與焦媛合作,設計田納西威廉斯著名原著《慾望號街車》,與全情投入演藝事業的焦媛合作還是挺開心的。設計衣服不難,設計具目標性的戲服則很困難,需配合劇情、人物角色還有導演期望的效果。在下並非舞台或電影服裝設計專業,人家給機會讓我學習當然開心,只怕Team Work群體性強的製作方式VS一向自由自在自我發揮模式有衝突。
設計《慾望號街車》舞台服裝相對容易,該劇本身家傳戶曉,電影版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深入民心。事緣上世紀五十年代背景,那時期的服裝至美麗,設計起來特別過癮。《晚安媽媽》不同,上世紀八十年代背景,還是美國普通家庭,戲服不是賣點,全靠唯一的兩名演員互鬥戲法,擦出火花。
跟他們說,原著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服裝比較粗糙,香港觀眾未必認同,他們讓我按照自己方法處理,但某些細節必須遵從,臨近開鑼,不斷修改,絕對緊張刺激。
米雪雖說是資深演員,未清楚是否首次演媽媽,這個媽媽着實美麗長青不老,演舞台精靈焦媛的母親,台上拍在一塊,未看已覺趣味十足。媽媽活潑開朗,女兒情緒波動,二人性格各走各路,這衝突正是火花擦出的化學作用源頭。
不久前,剛拿到資料開始設計,二話不說,先做好焦媛最後穿上的服裝,可以在設計上自由發揮,自然得心應手,憂傷、美麗、甚至浪漫,也希望真正能讓她感覺衣服與劇情合二為一。當然我也希望每一套衣服都能貼近演員、圓滿演繹劇情,然而看似簡單,實行並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