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咏駿 觀塘區區議員 新論壇副召集人
香港經濟表現平穩,幾乎全民就業,樓價高企的情況稍為回轉,不過,不少中產認為社會欠缺上流的空間,青年人亦難有發揮的空間。顯然,特區政府在承繼過去的施政報告,在持續增加房屋供應、落實扶貧措施之餘,新的一年的施政方針,應在協助青年人創業發展和扶助新興產業等方面,擔當更積極的角色。
推動文化創業及體育盛事
香港的產業結構單一,四大支柱行業佔了本地生產總值近六成,僱用了一半本地勞工,而當中大部分職位屬於服務性行業,能提供的優質就業職位不多,這些老問題,還有待政府作進一步努力解決。以旅遊業為例,在2013年聘用了7.2%的就業人口,但行業僅佔本地生產總值5.0%,反映過度依賴低消費的旅客作為客源,欠缺增值能力,難以持續發展。要吸引更多不同地區的旅客來港。而推廣香港本地的文化特色,以及推動香港體育盛事發展,是可考慮的方向。
香港的文化創意業,聘用了5.6%就業人口,佔本地生產總值5.1%,屬各新興產業之首。另外,香港的體育盛事也在發展當中,除了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香港龍舟嘉年華、香港馬拉松等活動外,今年亦會首次舉辦電能方程式賽車「Formula E」。如能在本地文化和體育盛事作更佳的配合,向外推廣香港的城市特色,將可為香港旅遊業帶來更大的增值作用。我所擔任副召集人的新論壇,在最近的民調查亦發現,近七成的受訪者,均同意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和體育盛事的方向。
故此,繼設立創新及科技局後,建議應參考英國和韓國的成功經驗,考慮成立「文化體育旅遊局」,將文化創意、體育及旅遊相關的政策集中由一個新的政策局處理,提升城市魅力和吸引力,為香港創造優質就業職位,同時也可提升社會自豪感和歸屬感,而且促進產業多元化,亦能在創業及就業機會上,為青年拓展更廣闊空間。
助中小企應對微商發展挑戰
近年微商和電商發展迅速,提供了更方便、更直接的銷售模式,改變了生產商、代理商及消費者的關係,這種新興銷售模式對香港傳統的中小企帶來挑戰和機遇,也為青年人提供成本較低的創業空間。為了協助中小企應對挑戰,特區政府應增加對中小企的培訓和教育工作,讓他們能了解微商發展的影響,並提供經驗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支援業界應對挑戰。另外,政府亦需檢討目前的法例,包括微商的支付交易平台,監管網上售賣的商品,以堵塞漏洞,加強對消費者的保障。
減輕中產負擔 還富於民
政府在過去3年,持續投入資源於扶貧工作,然而,在財政出現可觀盈餘的前提下,政府給予中產的稅務寬減多屬一次性。雖然政府在上屆較大幅度調高了子女免稅額,然而,大部分的免稅額仍未能按通貨膨脹調整,例如個人基本免稅額已經有四年未調整,其間的累積通脹已達15%。財政司司長除了繼續提供一次過的入息課稅寬減外,市民亦希望政府在各項基本免稅額上作出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