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先進城市應重視動物權益


不久前被運輸署勒令停駛的狗狗巴士,日前終獲批牌照,恢復營運。一眾寵物主人,即爭取機會帶着寵物外出郊遊,一吐鬱悶之氣。

港人飼養寵物成風,根據統計處2011年發表的報告所示,本港有249,400戶飼養狗或貓,佔全港住戶逾一成。不少家庭對寵物呵護備至,視作家人。寵物之於飼主,既是親人,更是重要的心靈伴侶。我們講生活素質,除了要滿足衣食等物質生活外,同時也要有精神生活。

筆者家中正有三犬,深深感受到寵物可為生活添上絢麗色彩。這些在我們眼中永不會長大的毛孩子,是我們的家人,所以有人致力爭取動物權益,為牠們發聲,要求更多權利,包括逛公園、進入食肆和商場、乘搭交通工具等,筆者都能理解。與此同時,社會上自然亦有反對聲音,不同持份者的衝突由此而生。

狗一定有瘋狗症?

寵物主人經常提出爭取動物權益理由,其一是跟其他地方對比。歐美多國,甚至我們鄰近的台灣、日本,都有比香港全面和嚴謹得多的保護動物法規,也會容許主人跟寵物同乘交通工具,號稱先進城市的香港,在維護動物權益及福利方面,明顯未達文明社會應有的水平。其二是伸張公民權益,納稅人享有公民權利,為何不能帶同心愛的寵物同遊公園、去海灘暢泳?

反對者經常強調衛生,見狗即指瘋狗症,見貓則謂有弓形蟲,總之動物全身細菌病毒,會傳播疾病,或貓狗隨地便溺,影響環境;其次是投訴貓狗噪音擾民,令人煩躁;再次是公眾安全,尤其擔心狗隻有攻擊性。

寵主做好本分 不違法化矛盾

在重重難關之下,要在本港為寵物爭取權益,顯得荊棘滿途。寵物主人是小眾,首先是要做好本分,管好自己的寵物,注意衛生,而且現行法例未曾修訂,總得先守規矩,不要帶牠們強行進入康文署轄下的公園、泳灘,或乘搭巴士、鐵路等大眾運輸工具,以免進一步激化不同持份者之間的衝突。

寵物主人應該集合力量,凝聚民意,透過制度化的途徑,爭取修訂法例,為寵物爭取合法權益。反對者方面,亦希望可以多包容不同意見,並認同眾生平等,善待動物的普世價值,可體現社會文明進步,促進社會和諧,那麼大家的生活素質均得以提升。■劉尚威 佛教正覺中學通識教育科教師

相關新聞
知識轉移袋5億 理大收入冠8大 (圖)
八大近年知識轉移收入
城大獲資助研高鐵安全可靠性 (圖)
麗澤生畢業長跑迎「新里程」 (圖)
垃圾山進擊科學館 喚醒「海洋惡夢」 (圖)
回收退宿物資 中大「易物免廢」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厄爾尼諾來 歐美發燒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敘伊基督徒無心過聖誕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穗港澳生匯嶺南尋根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國人最憂食安 次慮睇病讀書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西港島線「獨大」 運署重組路線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精神病童廁格食藥 醫生嘆港人常標籤
通識把脈:先進城市應重視動物權益
放生爭議:選錯位 揀錯龜 放生變送死 (圖)
概念圖:放生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