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左起:黃碩紅、曾珈慧、羅嘉怡。 姜嘉軒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教育局在2014/15學年起推出措施,向有取錄非華語生的學校津貼撥款,並推出「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以改善非華語學生學中文的成效。有關注團體向全港逾260所涉事學校了解,發現計劃推行至今成效不彰,除了資助金額遠遠落後實際需要外,甚至有近三成取錄較少非華語生的受訪學校指,不知道津貼存在。團體建議政府重新檢視資助額,並主動因應學生需要編寫課程,以及提升教師接受培訓比率,讓更多少數族裔學生獲足夠學習支援,擺脫跨代貧窮枷鎖。
七成半校未申第二語言學習撥款
根據教育局措施,取錄9名或以下非華語生的學校,可自行申請每年5萬元資助,取錄10名或以上非華語生的學校則獲80萬元至150萬元,另局方有提供專業進修津貼供教師申請報讀,以及推出「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供學校參考。
因應有關措施,樂施會去年上半年訪問263間有取錄非華語生的學校,發現取錄9名或以下非華語生的學校中,約七成半未有申請上述撥款;近三成學校更表示,不知道該津貼存在。另外,逾七成取錄較少非華語生的學校,並無提供針對性中文學習支援。
樂施會高級經理曾珈慧昨日解釋指,取錄小量非華語生的學校僅獲5萬元資助,「數目遠不足以增聘人手或外購服務,但申請及往後工作卻帶來極大行政負擔,部分學校或因此不作申請。」有些學校更對資助聞所未聞,「部分(學校)填寫問卷時,甚至反問我們該如何申請津貼。」
僅兩成中文教師曾接受短期培訓
調查又發現,只有不足四成學校認為,新「學習架構」有助提升非華語生中文能力。專門研究非華語生中文教學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表示,目前「學習架構」僅提供學習目標,並無指引教師如何有系統幫助學生,加上調查顯示,僅約兩成中文科教師曾接受短期培訓,其餘只好各師各法,導致教學質素參差。
羅嘉怡指,即使是在港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學生,「他們在家用母語溝通,部分學生因宗教信仰讀《可蘭經》,阿拉伯語才是第二語言,再算上同為拼音系統的英語,中文可能只是第四語言。」
由於語言背景大不同,香港老師既有的中文學習及教學方法,對非華語生未必適合,「部分人尚未能準確分辨『欄杆』或『圍欄』,如要讀較高層次的中文文學作品,如朱自清《背影》、李白的詩等,便很難掌握。」
樂施會又指,現時部分有心教師會為非華語生重新編寫中文課程、善用圖畫等額外教材協助他們理解等,但對師生而言都是頗大負擔。該會建議教育局應更主動地承擔,包括為非華語生針對性編寫及調整課程目標、教材、教學法及評估,以及檢討上述5萬元的資助水平,同時規定學校應要有一定比例教師接受非華語學中文培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