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教育及職業博覽內有不少有關內地升學的參展商。 黃偉邦 攝
港大學學位競爭激烈 講座介紹高校免試招港生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黎忞) 第二十屆教育及職業博覽昨日起一連4日在會展舉行,向公眾人士提供各樣升學、進修和就業資訊。首日博覽以「中國內地教育」為主題,而隨着香港和內地的往來愈趨頻繁,參展的內地院校吸引不少香港學生及家長參觀。有到場的中五學生直言,香港讀書壓力大,學位競爭激烈,未敢對在本港升讀大學抱有期望,惟內地大學學費和生活費相對便宜,學科更多元化,因而將內地大學視為升學首選。
北上升學成為港生升學新趨勢,今屆教育及職業博覽場內有近20個有關內地升學資訊的參展商,而在首日下午,大會更特設有「中國內地教育日」講座,4場講座均由不同機構的升學專家負責演講,題目包括中國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
暨大取錄港生每年平穩上升
在參展的機構方面,一直受到港生青睞的暨南大學亦有參與其中。該校招生辦公室主任黃躍雄表示,每年暨大招收逾800名港生,接近內地院校取錄港生人數的一半,而該校取錄港生的情況每年亦平穩上升。他指暨大是「211工程」重點綜合大學,又是「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在內地的辦學水平高;加上每年招收不少港澳台生,「感覺上同聲同氣」,令學生有親切感。
剛在暨南大學攤位了解過院校資料,就讀聖芳濟書院中五學生蔣同學和陳同學,對於明年可在文憑試取得佳績,以及可在本港順利升讀大學的信心一般,因此亦會考慮到內地讀大學。蔣同學認為本港升學競爭大,而她心儀的學科如酒店管理和外國語課程的收生要求就相對更高。她認為在內地升學有不少好處,當中包括學費和生活費便宜,而部分院校如暨南大學名氣不錯,位置又與香港鄰近,「我會將內地升學視為首選。」陳同學則認為,內地院校比本港的學科更多元化,升學和就業出路更多。
港生具兩文三語 不會「輸蝕」內地生
在粉嶺官立中學就讀中五的梁同學指,自己會考慮赴廣州升讀會計學系,因為「上學方便,內地發展機會又多」,而且港生具有兩文三語的優勢,相信不會比內地學生「輸蝕」。
對年輕學生來說,幫助他們開拓視野是特區政府其中一樣重要工作,為昨日博覽主持開幕禮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致辭時特別提及,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策略及發展,學生也可扮演重要角色,當局將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學習更多不同的語言、文化和經濟上的發展,同時政府亦探討將交流計劃拓展至「一帶一路」的國家,甚至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學生來港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