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鍾凱霖
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一年級的鍾凱霖,多年來克服了健康上的種種困難和挑戰,用畫筆表現出心中所思和感悟。藝術成為鍾凱霖觀察世界、感受世界、解釋世界、與世界對話的平台。生活不停步,人的理想也不停步,正是因為對生活有執着,鍾凱霖的繪畫步伐未曾停止,她用畫筆講述心中語言的夢想也一直在人生前行之路上散發光芒。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一月末,鍾凱霖在荃新天地二期舉辦「繪出福氣喵─水墨揮春工作坊」,教授民眾以水墨畫描繪具有喜感和吉祥色彩的招財貓,以迎接新春的到來。活動反應熱烈,不少民眾帶着自己的孩子參加,感受新春與藝術交相輝映的氣氛。活動之後,鍾凱霖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講述自己在藝術道路上的感悟。她表示,自己將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創作,因為這是抒發心中所思所想的最好方式。
藝術探尋十四載
鍾凱霖雖然一直受健康問題困擾,但這並未妨礙她邁向藝術的征途。她告訴記者,自己四歲開始學習繪畫,與很多同齡人帶着沉重壓力的心態學習藝術不同,她學習藝術並沒有太多壓力,因為每一次拿起手中的畫筆,她都覺得是在講述自己心中的話,因此完成畫面中的圖景和色彩,就好像講完想說的心裡話,心情很愉悅、輕鬆。
從四歲開始學習繪畫,至今已經過去十四年了,鍾凱霖涉獵過水彩、炭筆、素描、國畫。在眾多已經完成的作品中,她告訴記者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由創作型,根據心中想像完成的圖案,表達出生生不息的面貌;另一類則是現場寫生,用手中的筆去描繪自然、社會、城市中值得記憶的美麗景象。
鍾凱霖的母親告訴記者,十多年過去了,她從不希望女兒因為畫畫而產生壓力,如今,看到繪畫讓女兒提升自信心,心中十分寬慰。
描繪心中的香港
鍾凱霖2011年曾經北上到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交流學習。這段經歷對她而言,是藝術人生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她告訴記者,在那段歲月中,她學習了更多深厚而富有功底的繪畫技法,也接受過老師充滿熱情的輔導。而離家闖蕩的經歷,似乎讓鍾凱霖更加具有成熟畫家的氣質,她母親說,自從女兒北上後,便開始寫生。
2015年8月,中文大學發佈消息,錄取了獲得政府「多元卓越獎學金」的鍾凱霖為大學藝術系學士課程學生。毫無疑問,這對鍾凱霖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肯定和鼓勵。她告訴記者,自己完成的作品中,大概六成是與香港有關的,包括自然風景、有文化意義的地標。因而,在畫冊中,大澳漁村、九龍寨城、國泰城、山頂、海洋公園等極具香港特色的意象,成為她的藝術符號,作為語言長留在畫板上。
已經是一名大學生的鍾凱霖說,在大學中學習的藝術課程偏重理論和藝術史,還包括藝術作品鑒賞,這對提升自己的藝術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而自己曾經學習藝術,如今也開始教授新一代的小朋友時,深感開心和成功。在她看來,這是將自己對藝術的喜悅,分享給別人。
望涉獵藝術教育
迄今為止,鍾凱霖已經獲得數十次國際及本港藝術比賽的不同獎項,亦數度在海外舉辦個人作品展。她坦言,由於香港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地方,很多人學習藝術受制於空間,因此她未來的夢想是開辦一間藝術學校,能夠綜合教授歷史、理論、創作、技巧,她認為這是貢獻社會的方式,因而向藝術教育方面發展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她看來,香港是一個偏重商業的社會,藝術在香港還未完全普及,從事藝術面臨的困難還是非常多,因此,她真誠期待政府能夠投入更多資源,讓新一代人能夠成就自己的藝術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