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的研究顯示,其學員在文憑試考獲4個核心科目5**的比例為10%,比起其他學生考獲5**的1%比例,高出9個百分點。圖為文憑試考試情況。 資料圖片
對照同校同級生成績 揭愈投入表現愈佳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資優學生通常於一個或多個本身感興趣的發展領域表現出色,但在學業上,他們的公開試成績是否就必然「高人一等」呢?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進行香港首個大型資優生學習表現比較研究,當中追蹤逾3,000名有接受學苑培訓的資優生於多屆中學文憑試(DSE)的成績,再比較與其同校同學的表現,結果發現,學苑資優生於DSE 4個核心科目考獲5**的比例約10%,較其他學生考獲5**的1%,高出達9個百分點。而投入資優課程的學生,成績亦明顯較出色。
資優教育學苑昨日舉行傳媒午宴,席間發佈一項針對資優生學習表現的研究結果。學苑研究部將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考DSE的逾3,000名學員為研究對象,同時抽取相同數目的同校、同年級和同性別的學生作對照組,然後對比兩組對象的成績。研究結果發現,資優學員在DSE 4個核心科目考獲5**的比例為10%,比起其他學生考獲5**的比例為1%,高出9個百分點。
活躍參與活動 成績多較好
另外,研究人員又根據資優生於學苑課程和活動的參與紀錄將之劃分為活躍及非活躍學員,並比較兩者在2012年至2014年的DSE成績,發現前者成績比後者更佳,其中英文和數學成績影響最明顯。以2014年的DSE為例,活躍資優生在數學科獲得5級或以上成績的有69%,而非活躍者則只得58%;另有51%的活躍學員在英文科獲得5級或以上成績,而非活躍學員則為44%。
研究再根據活躍學員在學苑的表現,並以統計模型考慮學員本身能力水平(根據入學前的甄別試成績)及他們就讀學校的整體DSE成績的差異之影響,發現在資優課程「表現良好」者,於DSE 4個核心科目的平均積點為5.31,也明顯高於「表現稍遜」者的5.08。
學苑研究經理馮子豪表示,資優課程和活動與DSE考核內容其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次提供具體數據,說明資優生學業水平。他又提到,研究結果反映學習動機對資優生亦有重要影響,如他們對感興趣的科目投入程度愈高,考試表現亦會更出色。
吳大琪盼有穩健財政資助
施政報告早前公佈撥款成立8億元的「資優教育基金」,以支持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運作,預料每年涉及3千萬元至4千萬元經費。資優教育學苑院長吳大琪昨表示,期望穩健的財政資助,可支持學苑的長遠發展及研究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