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養生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春天養生順自然


放大圖片

中醫一直非常重視四時養生,尤其是四時陰陽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因此養生必須順應四時。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現在又剛好正處初春時節,希望下文中關於春天養生的觀念和原則可以幫助讀者強身健體,未病先防。

文:鄒嘉宏(香港中醫學會副監事長)

春季六大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所謂:「正月立春雨水節,二月驚蟄及春分,三月清明併穀雨。」昨日正是春季中的「驚蟄」,從農曆的正月開始,氣候變化以風為特點。氣溫開始慢慢回暖,漸漸從冬天寒冷乾燥的氣候轉變成春天的溫暖潮濕。春天天氣是由寒轉溫的季節,草木生發萌芽,萬物復甦。隨茯K天少陽之氣的升發,人體的新陳代謝也變得活躍起來。因此,本季應格外小心照顧自己的身體,以防病邪在「百病易發」的期間乘升陽之氣侵襲人體。

春季調肝

中醫理論認為。肝通於春氣,肝又與膽互為表裡,故此在人體內以肝、膽經脈的經氣最為活躍,正所謂「百草回春,百病易發」,病邪在這個季節也容易侵襲人體。陽氣初醒,五行屬「木」主「肝」,故春季養生重在養肝,方能預防疾病保健康。中醫學認為肝藏血,主疏洩,具有維持全身氣機舒暢的作用,如果肝的疏洩功能不好,全身的氣都鬱結了,久而久之很可能產生鬱鬱寡歡、身心俱疲、渾身不暢的症狀;肝木作用過甚還會攻剋脾土,甚至會影響胃腸,引起消化排泄等問題。

《黃帝內經》有云:「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是提示人們養生必須順從肝疏洩自如的生理機能,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疏洩不及導致鬱結,都易損傷肝臟以及其相關功能,到夏季就有可能發生寒性病變。在情緒方面,肝主怒,所以春季脾氣易發,應注意調控情緒,當然也不能使肝氣過度抑壓,最好能夠做到放鬆心情,保持樂觀。現代醫學亦認為,保持內心的平靜、安逸確實有助機體內環境保持穩定。倘若是素有肝臟疾病的患者,更要適度調暢情緒,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養脾袪濕

春天除了關注肝臟、調控情緒外,也需注重健脾養氣。隨茩鬥B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於脾臟。由於濕邪特性黏滯,不易排除,故雨水前後也應當茩姥i護脾臟。春季養脾的重點在於注意健脾利濕,內以養護脾氣,外以清利濕邪,從而達到健脾的目的。春季飲食重點可參考《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道理,多吃一些升提陽氣的食物,當中可略帶甘溫之性,此類食物符合春天升發的自然之道,對於協助人體調順氣機適應春天有莫大裨益。

當然,大部分應時蔬菜和水果也都對健康有益,而帶有青色的有辛散之味的蔬菜如b、蒜、韭菜更是益肝養陽之佳品。另外,菠菜可疏肝養血,大棗性平味甘,能養肝健脾,新鮮淮山可健脾補肺,木耳益陰柔肝,都是不錯的養肝妙品。

疏肝去濕健脾:木瓜薏米湯

材料:木瓜1斤,玉竹12g,淮山12g,生熟薏米各6g,瘦肉180g,水2公升。

製法:將材料洗淨,加水兩公升,慢火煲約兩小時即可享用。

提防「倒春寒」

春天雖然看似萬物回春,但驟然降雨亦會引起氣溫下降,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形成古人所謂的「倒春寒」,加上春季多風,這種驟暖驟冷的天氣,最容易使人生病,如果攝生不慎,春季流感、反覆咳嗽、鼻塞、濕疹等疾病,就會隨之而來。在溫度驟然下降的時候,老年人的血壓容易升高,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小孩則容易因氣溫反覆改變而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引起感冒、發燒、皮疹等症狀。

在起居方面,《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意思是,春季作息應該晚睡早起(當然古人認為入夜則為晚),放鬆心境,以使意志充滿生發之氣。順應春氣,調養人體「春生之氣」,否則容易傷害肝氣,夏天演變成上熱下寒的疾病,或秋季出現肺系疾病等等。

總括而言,春天的養生原則主要以養肝健脾、袪風除濕為主。而現在所處的初春期間也應提防「倒春寒」乘虛而入,同時在起居生活中盡量順從人體少陽初起之氣的升發,才能應四時陰陽之規律,從而擁有健康體魄。

相關新聞
健康小百科:選擇適合枕頭 提高睡眠質量 (2016-03-06) (圖)
健康小百科:留意兒童衛生 預防換季傳染病 (2016-03-06)
百草匯:榕樹鬚 (2016-03-06) (圖)
星之保養:柳妍熙「保血法」 (2016-03-06) (圖)
春天養生順自然 (2016-03-06) (圖)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全面提升身體素質 (2016-02-28) (圖)
醫學解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藥膳調護 (2016-02-28) (圖)
醫訊:十字花科蔬菜 可助減緩乳腺癌細胞生長 (2016-02-28) (圖)
健康小百科:中醫治療小兒便秘 (2016-02-28) (圖)
中醫治斑禿 (2016-02-21) (圖)
醫者手記:亞健康的冬令調養 (2016-02-21)
醫訊:天天喝含糖飲料 內臟恐遭脂肪包夾 (2016-02-21) (圖)
醫訊:孕前主食馬鈴薯 易罹妊娠糖尿病 (2016-02-21) (圖)
醫訊:治胃食道逆流 中西藥合併效果佳 (2016-02-21)
正確認識腰痛 (2016-02-14) (圖)
健康小百科:多吃黃綠紅蔬果 加強保養呼吸道 (2016-02-14) (圖)
健康小百科:嬰兒異位性皮膚炎 中藥藥浴效果佳 (2016-02-14) (圖)
健康小百科:保暖要訣:睡醒暖身再起床 (2016-02-14)
百花匯:花椒 (2016-02-14) (圖)
健康小百科:生果熟食更易消化 (2016-01-3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養生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