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周婉芬(中) 陳敏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敏婷)生命寶貴,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周婉芬指出,近年學生的競爭愈推愈前,或對學童構成不可承受的壓力,建議家長無論有多忙碌,應與子女面對面溝通,多聆聽子女的感受,而非只着重末狺峖阪Z。
該會提醒市民,旁人一句隨意的「加油」、「明天會更好」的打氣說話,或對抑鬱患者帶來反效果,建議先付出時間及耐性,與對方慢慢聊出內心感受,令對方感到「你明白我」,再給予關心及鼓勵。
周婉芬昨日在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傳媒將大部分學童自殺原因歸一為學業壓力,但事實上,自殺成因並非單一因素,每宗個案各有不同,真相只有當時人知道。她亦不排除有「模仿效應」,但提醒父母、學校及朋輩等都可以出一分力,減少自殺個案。
放下長輩身份 發掘子女強項
周婉芬建議家長應放下長輩的身份,多聆聽子女的感受,同時應發掘子女的強項及尊重他們的意願;學校亦應多觀察及聆聽學生的困擾,例如舉行分享會活動。
她又建議教育局要加強生命教育工作,加強公眾對抑鬱症的認識,消除誤解,「同行、陪伴、接納與體諒,是治療情緒受困者的最佳良藥。」
防止自殺會數字顯示,1995年至2015年收到的20歲以下求助個案百分比逐年下降,由27%跌至4%。為配合年輕一代趨向在社交媒體透過文字及符號宣洩而非直接溝通,防止自殺會將延長網上聊天室「真心話室」服務時間,新服務時間為每天的晚上8時至翌日凌晨2時,同時會開發手機應用程式,讓情緒受困的青少年以手機與義工傾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