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考通識能力 多啟迪少限制


通識教育的理念是引領新一代探究當代社會議題,從而建構知識,並進行多角度思考,成為一個具獨立思考和正確價值觀的公民。然而,自新高中推行至今,通識科教學和考評有走向「格式化」和「機械化」之嫌,恐怕會桎梏學生思考,與通識的理想背道而馳。

首先,現時通識教師批改試卷極重「概念運用」。然而,什麼是通識議題應有的概念,未見權威和統一的說法。作答時應該運用分析性概念(必然性、可行性等)、事實性概念(如失業率、貧窮率),還是學術性概念(如從眾行為、破窗理論),可說不同教師或閱卷者各有所好,令教學取向和評卷標準差異極大。

太多「框框」恐致機械化

更重要的是,部分評卷者矯枉過正,以為無概念不成答案,見考生運用若干概念,即使內容空洞,亦評為高分,反之詳細舉例或引用知識,就很可能被視為「背誦」,令通識科走向不重實學,「無料吹水」的方向。

運用概念進行思考是高階思維的一種,論述過程中運用概念值得欣賞。問題是,當這種能力被「無限放大」,甚至變成「金科玉律」,種種考試主導下的怪現象就由此衍生。例如不少老師會列出了各式各樣的答題「標準」,如要求每段至少有3個至5個概念詞云云,令通識科教學和考評出現「機械化」。

再者,現時通識教師亦極重視題型訓練,將公開試常見題目,區分成不同類型,然後提供既定的「作答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大量依既定框架寫作的操練。重視寫作教學以提昇成績實無可厚非,提供參考的作答結構協助學生思考和組織答案,也是教育理論中「鷹架」的一種,對照顧弱勢學生有相當作用。

然而,部分老師和評卷者將題型框架從「教學」轉移到「評卷」之上,依照心目中的作答框架評分,例如評論題必須要有「駁論」,才可取得高分。其他準則還有「雙駁論」比「單駁論」優勝、答案要「先反後正」或「先正後反」等等,不一而足。

重點能力應多元化 扣題重要非唯一

然而,沒有駁論就一定不是好文章嗎?正反多角度思考一定要用「駁論」呈現出來嗎?考生不跟從先正後反之類的格式,例如將多角度元素融入文章中段位置,又應否被判定為低分?由於評卷者未必有能力判別千變萬化的作答方式,不少老師為求保險,花費大量教學時間為學生進行題型訓練,促使學生按既定模式思考和作答,極端者更會在中六全年集中教授「作答框架」,令通識科由「啟迪思考」變成「限制思考」,令人唏噓。

最後,現時通識評卷極為重視考生的「扣題程度」,一題之內通常有多個關鍵詞,考生作答時必須逐一回應,若一時疏忽,遺漏其中一二,得分就會大打折扣。筆者不是要質疑「小心審題」的重要性,這些都是精確思考的表現,也可「有效」地將考生區分為不同等級,但通識公開試題目每多冗長、複雜和刁鑽,又會因翻譯問題變成表達不清的「歐化句」,令同一條題目可以有不同理解。

因此,以扣題與否作為評分主要準則,就可能出現不公平情況。再者,面對簡單的提問句子,離題機會少,考生比拚的是知識和學養多寡;反之,對於複雜的提問,考生比拚的就是謹慎程度和拆字解題的能力。

究竟本科應以什麼準則擬題呢?通識考試應該考核的重點能力又是什麼?怎樣的擬題方式更切合通識科的精神?但願大家一起思考上述問題,不要讓通識科走上「異化」之路。■香港通識教師會副會長 黃家樑

相關新聞
「四料」特教生 「6星」入港大 (圖)
得主金句
回流生靠煲古裝劇苦練中文
管理層嫌悶辭職 「管樹」更開心
前軍人數月自費修11課程
城大生App多店取籌「開飯」奪獎 (圖)
研究揭兩成資優童或遭埋沒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港九成主婦湊仔難「主外」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天文台參考「內外」 預報更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浙校功課兩月記180感恩事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歐盟土國傳封巴爾幹截難民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六千萬童留守 關愛不留手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英醫生倡畸胎照生捐器官挨批
通識把脈:考通識能力 多啟迪少限制
過節可環保 利是獲新生 (圖)
概念圖:環保過節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