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蔡宗衡(左三)與學生合照。曾慶威 攝
蔡宗衡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科學家,非常感謝父母支持自己從事當時不被看好的科研工作,到美國進修深造,一去12年,終學成歸來,期望善用知識回饋本港社會,啟蒙學生、作育英才。
對比美國及香港對工程學的態度,蔡宗衡認為兩者差天共地,「在美國只有叻的學生讀工程,畢業後很多都往蘋果、谷歌工作,前景良好,對他們而言,選讀工程根本不需要猶豫。至於香港,我要在大學資訊日攤位上,從頭開始游說家長讓子女報讀BME(生物醫學工程)。」
他坦言,香港家長對工程的認知跟自己有分別,自己需要向家長積極「推銷」工程科發展前景,又要主動介紹「讀工程可以好好玩」,以彌補觀念上的落差。
嘆港市場主導 土木工程只重建築
面對家長不鼓勵子女投身科研工作,蔡宗衡認為,問題在於香港社會較主張市場主導,「邊樣賺錢做邊樣」,「以工程為例,香港土木工程發展很好,但集中在建築層面,其他工程類別則難以吸引學生。」最終結果是焦點側重個別行業,其他「不受落」的行業被忽略,人才大量流失,非常可惜。
對於本港科研環境,蔡宗衡笑言,自己並非從事「火箭升空」般花費極高的大型研究,即使科研氛圍及資金不及美國,整體而言,局限不大。他又認為,香港社會近年開始重視科研,對此深表高興,期望未來有更多資源或獎學金,鼓勵家長放膽讓子女投身科研,讓本港人才不被埋沒。■記者 姜嘉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