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用紙達人 與他們的「紙上北角」


放大圖片

■「柒紙媒─紙上北角」策展人何苑瑜。

當圖文有了新歡,數位化時代的電子設備逐步取代書本、報紙、日記本、繪圖冊成為文字與圖像的通用載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和紙張的關係也就疏離起來,不再熟悉輕撫書頁時的手感,想不起曾經的筆記本的厚度,更不再因拆開新雜誌撲面而來的銅版紙味感到欣喜。但香港版畫工作室卻隱藏着七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戀紙癖」,他們不但對「舊愛」不離不棄,更以紙為媒注入生活靈感進行創作,透過「紙」裡行間,講述北角的故事。■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僖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油街實現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籌劃的「第六屆藝遊鄰里計劃:柒紙媒─紙上北角」紙本裝置繪畫展正於前身為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的視覺藝術交流空間--油街實現舉行。插畫師吳小盈由零開始自製帶有毛絨感的「棉莎紙」搭建往日北角遊樂場「月圓」;青年畫家楊學德將回憶入畫,用塑膠彩描繪搭乘渡輪的溫馨時光;策展人何苑瑜以兩件相互呼應的裝置細細梳理北角海岸線的蛻變;城市故事探索者姚逸朗的木刻凸版畫嘗試重新建立文字與紙本間的關係;多元創作人,LMF樂隊吉他手梁偉庭更別出心裁,邀請長洲紙紮師傅阿祺一同為外星人設靈;而建築師劉穎樺與平面設計師顧沛然則分別利用平版畫與絲網版畫來刻畫北角鬧中帶靜的獨特社區面貌,七組作品不但是藝術工作者們的紙上遊戲,更包含了他們對北角的觀察與感情。

揣摩紙的個性

給你一張紙,你可以變換出多少種可能性?在尋常人看來,紙與紙之間可能只存在尺寸大小或用途上的細微分別,但對狂熱的「紙迷」來說,不同品種的紙,由於製作工藝、成分不同,就像是出生在不同國家,擁有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的人,張張個性十足,不論厚度、質感、色澤、紋理都天差地別。身兼參展藝術家及策展人雙重角色的何苑瑜表示,平時大家抄筆記或用A4紙打印時可能沒有留意,其實就算是白紙也分不同層次,有的偏黃,有的偏灰,還有不摻雜質的雪白。除了顏色,它們內部纖維的分佈與其吸水度亦具有不小的區別。而作畫前的選紙過程,對版畫人而言是幸福且興奮的,他們沉迷於在紙廠選購遠勝去商場試衫。

一旦版畫工作室出現了特殊的紙,幾位「紙迷」就會像蜜蜂簇擁在花朵周圍,對新紙「望聞問切」,用手觸摸,拿着放大鏡看,靠近鼻子聞一聞,總之是仔仔細細,裡裡外外透徹研究一番。因為只有對各類紙質的特性了如指掌,才能靈活運用於版畫創作。「把圖像轉移到紙上,不同品種的紙會對最終呈現的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必須經歷不計其數的實驗與失敗,配合紙的個性,天氣的濕度,控制水與油墨的比例,才能取得成功。」從小生長在北角的地道「北角人」劉穎樺為了今次的參展作品《紀念》特意從京進口了特厚用紙、明信片畫用紙、木棉纖維紙以及耳付白鳥之子和紙,在其上刻畫北角鬧市後遺世獨立的山丘。她認為紙張像位熟悉的朋友,北角像是伴她成長的長輩。可以藉探索好友呈現自己熟悉的北角,是吸引劉穎樺參與展覽計劃的最主要原因。

各具「怪癖」的「紙迷」

據何苑瑜透露,今次參與展覽的七位用紙達人各有各的「用紙癖好」,他們分別將各自的喜好融入創作中,向觀眾展示「紙」的內涵,希望看過展覽的人也能和他們一樣為「紙」着迷。其中古靈精怪的吳小盈特別在意「紙」的觸感,因嫌棄原始莎草紙像薯片一樣又糙又硬,所以專門從美國訂購了一批棉質原材料。親手把棉花搗碎,按照三比七的比例加入莎草紙,再一起倒入製作曲奇餅的模具將水分瀝乾。多次實驗後,她終於獲得了帶毛絨感的手造紙。「這種紙和經機器壓製的紙很不同,莎草紙含有蘆葦和稻草,加入棉花,紙面會變得柔軟且有溫度。」吳小盈表示。

而嗜書如命的姚逸郎則執着於書本頁面的乾淨平整。這位纖瘦的男生如果發現書頁被折角或出現褶皺,會帶着心疼小心翼翼、一絲不苟將其熨平,令書籍恢復嶄亮如新,他之所以格外注重書籍的工整是因為對字和紙懷揣誠敬之心。姚逸郎說:「我對北角最早的認識正正來源於字紙。北角是大量本地文學作品的書寫對象,好長一段時間裡,我穿越文字、書本,構想那個從未踏足的社區。往日人們敬字重文,對載有文字的紙本,充滿敬意。可是來到今天這個世代,字、紙分離,人們已不在紙上看文字,也因此怠慢字紙。」,他用木刻仿製《惜字功過律》嘗試喚醒文字和紙張的關係,重提「敬惜字紙」的誠意。幾位「紙迷」在「柒紙媒─紙上北角」中各顯其能,努力用作品證明即便是白紙亦能不平凡且繽紛有趣。

相關新聞
百家廊:揚州盆景醉春煙 (圖)
聊易談經:困卦
思旋天地:推廣全民閱讀
發式生活:三亞的環保
東拉西扯:荷里活的「抹白」陋習
翠袖乾坤:輕身上路
跳出框框:外行說音樂
用紙達人 與他們的「紙上北角」 (圖)
藝訊:何鳳蓮走入「人海 」 觀眾生百態 (圖)
朱祖國「二指執筆書法」 恣肆筆墨抒胸臆 (圖)
星雲大師「一筆字」 融智慧於筆端 (圖)
歷史與空間:與總理的「忘年之交」 (圖)
字裡行間:岑才生與報業 (圖)
詩詞偶拾:遊順德順峰山景區
生活點滴:白鹿原上的呻喚
來鴻:《文匯》文人在達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