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育解碼:STEM教育重融合知識學以致用


要數近年學界的熱門議題,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絕對榜上有名。不過,若只是讓學生裝嵌一下機械人、編寫程式,是否就等同於實踐STEM教育呢?STEM教育並不是簡單地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重疊堆砌,而是培養學生的STEM素養,把學習到的知識,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並應用在生活上。因此,STEM教育本身就具有跨學科的特性。

學生是否有能力融合科學知識和技術、發現問題並擬定解決方案,從而解決真實世界面對的問題?以生活化的範疇作為教學切入點,正是STEM教育成功的關鍵之一。相信不少人均有此經歷:因為擔心廁所門柄骯髒,不願意接觸門柄,甚至用紙巾包裹門柄才開門。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的中五生黃深銘和畢業生李鍵邦,按有關經驗,發明出可有效殺滅門柄細菌的「自潔門柄」,其發明結合了物理、化學、工程及生物學,上月中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擊敗過千項發明勇奪金獎,揚威海外。

兩港生發明「自潔門柄」揚威海外

原來兩人是本港第一次奪得此殊榮的中學生,而筆者從報道得悉,黃同學本身有讀寫障礙,但自小已是機器迷。為了完成研究,他努力克服閱讀文獻的困難,並從中找到樂趣,希望日後成為科學家。

另一例子,是酯舋堛澈嬤恞和汪郁雯,高中時因新發現一種可降解塑膠主要成分鄰苯二甲酸酯的細菌而獲得多間商業機構垂青。而啟發她們的是一次參觀垃圾轉運站活動,看到垃圾堆積如山的經驗。這一項發現讓她們在2012年摘下了加拿大賽諾菲生物基因挑戰賽的最具商業潛力獎。才廿歲出頭的兩人,現已創立一間致力研究及解決海洋塑膠污染的公司,同樣年輕有為。

事實上,在教室坐定定的傳統教學,或令學生與實踐所學產生距離感,但當將之與日常生活的解難問題及活動連結後,學生便較容易聯繫兩者。美國、英國等地,已有學校開設專為STEM而設的實驗室-STEMLab。新一代的實驗室,由過往只限於透過實驗教授課程知識,轉變至用於推動學生解決現實社會問題,包括突破空間的框框,例如讓學生利用GPS走訪不同區域量度噪音,收集回來的數據,並非只為了交功課,而是可以製作成一幅可綜觀全港噪音情況的地圖,具有實際用途。

很多偉大的發明,均是因生活經歷而出現,本港學生實力毋庸置疑,只要得到適當誘導和鼓勵,絕對有能力成為出色的科學家。■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 鄭弼亮

相關新聞
科普教育:文匯教育5月新面貌 (2016-05-06)
教育解碼:STEM教育重融合知識學以致用 (2016-05-06)
教院明辦學士課程開放日 (2016-05-06)
科大設大數據生物智能實驗室 (2016-05-06) (圖)
僅36%教師挺融合教育有效推行 (2016-05-06) (圖)
話你知:適齡生減學額剩 自資學院更難捱 (2016-05-06) (圖)
明德學院:獨立運作非接管 (2016-05-06) (圖)
男拔IB課申加學費最高15% (2016-05-05) (圖)
部分直資學校2016/17學年學費 (2016-05-05) (圖)
城大研仿製腫瘤 減動物實驗 (2016-05-05) (圖)
中大與加荷合研城市化挑戰 (2016-05-05) (圖)
明德收生不足財困 SPACE接管 (2016-05-05)
職訓局兩院校辦選科策略日 (2016-05-05)
科普教育:文匯教育5月新面貌 (2016-05-05)
小三TSA淺顯 「小一都識答」 (2016-05-04) (圖)
六成學生前路茫 向社工求助僅9% (2016-05-04) (圖)
港大下周二展奪獎太陽能車 (2016-05-04) (圖)
中大校友勉後輩 多參與創業日活動 (2016-05-04) (圖)
逾半市民挺中小學普教中 (2016-05-04)
科普教育:文匯教育5月新面貌 (2016-05-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