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議員批差估署追數評估不力


放大圖片

■陳克勤轟差估署,做法「得過且過」。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最新審計報告揭露差餉物業估價署追收差餉地租不力,至今欠繳差餉和地租總額多達1.7億元。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就審計報告展開聆訊,多名委員炮轟差估署沒有積極追收差餉及查核樓宇狀況,「應收不收」對守法的業主不公平,又質疑署方資源、人手是否充足。

陳克勤質疑資料不完整礙估價

民建聯議員陳克勤表示,差估署每年發出約30萬份表格,但有18%沒有交回,批評署方未有積極跟進欠交差餉的個案,形容做法「得過且過」,質疑會否影響估值準確性,「你基於不完整資料去作估價,你估出來的估值其實不準確。」

公民黨議員梁家傑稱,差估署差餉應收不收,對守法的業主不公平,變相似鼓勵業主非法僭建,「好似在懲罰一些沒有違例建築、守法的業主,有違例建築,收到清拆令,但沒去清拆的業主反而可逃過交差餉。」他關注當局稱差估署有必要考慮成本效益釐定工作優次,以求取得適當平衡,是否暗喻差估署資源及人手不足。

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鄧炳光回應說,政府有對欠交表格的個案進行特別監察,發出催辦函後有4成人士交回,其餘6成亦會抽樣採取檢控行動。

他又提到,根據差餉評估的普通法慣例,署方不會評估短暫性質的建構物,假如建構物存在不足1年,根據以往一些案例是不會作評估,但並非必然,署方會訂立機制評估這些建構物,會考慮先評估高增值建築物。他補充,若物業或搭建物屬未經許可建造,都要評估差餉,但不代表其具法律地位,或得到法律批准和許可。

陳家強:按迫切性定工作優次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回應指,局方已要求差估署制訂一套定期呈閱機制,監察該些已發出的清拆令,但仍未移除的現有違例建築物。

他又說,無論部門擁有多少資源,都會因應時間迫切性決定工作優次,當局不會就資源設限,定會提供足夠資源,支持部門的工作。

相關新聞
前衛母創前途 智障女終智強 (圖)
媽媽「放任」 學障兒演藝成才 (圖)
「母乳快閃」爭公眾餵哺權利 (圖)
慈母不離棄 毒子終回頭 (圖)
獲獎媽媽名單 (圖)
特稿:「毅力媽」為家人 8旬高齡勇戒煙
子女打機惡教? 近半嗌交一成講手 (圖)
各種衝突比例 (圖)
雲正獻玫 (圖)
撐桿式曬衫竹奪命 九旬翁墮樓亡 (圖)
銀礦灣防鯊網外 疑鯊魚出沒 (圖)
衝路障飆13公里 私煙男終被擒
港航客機印尼遇氣流17傷
無懼去年遇溺 八旬翁嬉水亡
鸚鵡飛上枝頭 遊走半天回家 (圖)
近年晾曬衣物意外墮樓事件 (圖)
91至95年鯊魚肆虐西貢海域事件簿 (圖)
明哥:希望「區區有分身」 (圖)
社民連搗亂 退保諮詢腰斬 (圖)
議員批差估署追數評估不力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