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鋒 新港匯智聯合發起人 法學博士生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18日傍晚在香港與4名泛民議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香港各界紛紛為張德江演講中近一半篇幅講到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優勢,並在演講中15次談及「支持香港」感到振奮。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既是國家的一部分,有「一國」之利,同時在基本法下「高度自治」,有「兩制」之便,因此,要堅定對「一國兩制」事業的信心,堅定對國家支持香港繁榮穩定的信心,堅定對香港前景的信心,為「一國兩制」凝聚最強大的香港力量。
香港是多元社會,社會有不同聲音很正常。在尊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前提下,只要為了香港好,國家願意聽取各種意見,通過各種方式交流。「一國兩制」的主要內涵之一就是保持香港原有的經濟制度及生活方式不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是現在有極少數人排斥「一國」,抗拒中央,早前更有部分激進政團聲稱要「自決」香港前途,甚至提出「港獨」,這都是走了歪路,不僅違背「一國兩制」的初心,還是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和核心價值的禍心。
近年來香港正面臨轉捩點,經濟受到多重矛盾的羈絆,發展步伐緩慢,競爭對手紛紛追趕超越。香港的成敗取決於能否擺脫政治困擾,重新以發展經濟作為主方向,因為香港的國際地位是由經濟地位決定的,香港市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發展。張德江此次來港,就是來送「法寶」,港人如果能抓住「一帶一路」的黃金機遇,香港就可以「借東風」乘風破浪,駛向遠方。折騰對香港沒任何好處,只會蹉跎歲月,貽害經濟和民生。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對待香港及「一國兩制」事業的發展都要保持耐心。香港特區成立不到20年,「一國兩制」無任何前例可尋,一些深層次矛盾要經過時間才會顯露,有些問題解決起來絕非朝夕之功,許多大發展、大跨越更是需要累積一代代港人的努力拚搏。因此,要持有恒心,齊心協力。
路走對了,才能走得穩、走得順。自從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得到了成功實踐,這是任何不帶偏見的人所公認的。香港和內地經濟的互聯互通,都是看得見、摸得着的變化,證明了「一國兩制」的獨特魅力和強大生命力。
當然,隨着內外環境的變化,香港也出現了新情況、新特點、新變化,令市民們憂心焦慮。但這並不意味着「一國兩制」就應對不了這些新問題、新特點、新變化,也並不意味着「一國兩制」就解決不了這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一國兩制」,無疑是香港最大的「穩定器」,也是最佳的「助推器」,具有磅礴的生命力。憲法和基本法也共同構成了香港特區的憲制基礎,構成了香港的民主法治、核心價值,凝聚了最強大的香港力量。這,正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面對「東風」和「機遇」,香港理應下定決心,凝聚力量,乘風破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