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點評:建築欠歷史價值 「升級」機會微


皇都戲院保育問題,再次引起社會對古物評級機制的關注。前古諮會委員、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表示,皇都戲院在建築和歷史方面的價值不太高,估計獲改評為一級機會不大,除非其社會價值夠高,例如有足夠市民簽名支持,才有機會扭轉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決定。

李浩然接受本報訪問稱,古蹟辦的評級程序大致可分兩步,先由5人至6人專家小組根據古蹟辦標準,審視建築物的歷史、建築和社會價值,再將結果交予古諮會評級。

他指,皇都戲院只作大眾化用途,欠缺相關的歷史大事或人物,「好像孫中山舉足輕重,與他有關的建築歷史價值就較高;皇都戲院即使曾有明星登台,亦難與建築本身拉上關係」,因此歷史價值相對不高。

他又認為,皇都戲院焦點所在的拋物線形混凝土飛拱,相信是世上獨有設計,但未有足夠證據證明是坊間所說的「蘇聯式」建築風格;而戲院經歷多次易手改作不同用途,亦嚴重破壞建築物的完整性,加上內部結構老化,相信建築價值方面得分數不會太高。

若簽名夠 古蹟辦或「改判」

李浩然表示,若綜合以上兩項評分,估計獲改評為一級機會不大,故此社會價值成為唯一有機會提升皇都戲院評級的因素,如果市民集體表達對建築物感情濃厚,例如有足夠市民簽名支持,才有機會扭轉古物古蹟辦決定。

「蟬迷董卓」美學價值成疑

他又說,戲院正門的「蟬迷董卓」浮雕,屬於建築物的一部分,一旦戲院遭清拆,只保留浮雕並沒有作用,而浮雕本身美學價值成疑,亦非著名藝術家的創作,缺乏單獨保育的價值。

根據古蹟辦的定義,三級歷史建築具若干價值,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一級歷史建築則需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如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然而,根據現時法例,建築物只有被列作法定古蹟方可獲保留,若果只獲評級,業主仍然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或拆卸重建。

以2007年半山大宅景賢里事件為例,業主要求拆去建築,發展局緊急列為暫定古蹟阻止,最後雙方以換地方式解決事件,由政府取回業權,景賢里才得以保留。 ■記者 岑志剛

相關新聞
戲院伴民甲子 皇都恐成歷史 (圖)
皇都戲院娛樂大事記 
微觀點:保育經濟角力 考驗長遠眼光
特寫:獨門「真體字」 「生招牌」王國興 (圖)
專家點評:建築欠歷史價值 「升級」機會微
話你知:「遠東僅有」難考證
三代熟客 (圖)
小龍人龍 (圖)
昔日好景 (圖)
譚惠珠盼中央與反對派多渠道溝通 (圖)
「反對派應與中央正常溝通」 (圖)
相信「一國兩制」是最佳出路
倡「一帶一路」港角色有具體安排
微觀點:反對派擺脫尷尬 還需政治勇氣
「一丹獎」落戶香江資助教研 (圖)
官員有Say:若棄「一國兩制」 港失最穩固依靠
官員有Say:拓嶼模型輔助說明非隱瞞
話你知:「網絡公益教父」 投身慈善教育
「一丹獎」詳情
探索本土系列:風俗習慣終更替 多元自由不可遺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