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城大天花倒塌事件調查小組昨日召開首次會議,同時,認可人士和結構工程師到城大校園視察建築物安全。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莊禮傑、文森)城市大學胡法光運動中心逾萬呎的綠化天台上周五突然倒塌,震驚全城。校方成立的調查委員會昨日舉行首次會議,擔任主席的城大副校長兼秘書長林群聲指委員會將進行5項工作,包括調查塌天花的綠化天台工程有否違規,並要求校內相關部門提交文件重建事件的「時序表」,檢視於審批工程合約、內部管理和施工等方面有否出問題,有需要下也會約見相關人士,希望於6月6日或之前向校方作出初步報告。另一方面,該校亦已聘任獨立認可人士及註冊結構工程師,由昨早起視察校園所有設綠化天台的樓宇。
倒塌事件發生後城大校長郭位即時趕返香港並宣佈成立調查委員會,昨首次開會他亦有列席。在近兩小時的會議後,林群聲連同其他委員一同會見傳媒,交代委員會的5項工作職責,包括調查天台倒塌事件的周圍情況及成因;檢視及評估倒塌天花的陳大河綜合會堂,其綠化天台工程的程序是否符合既定政策及規例;亦會檢視及找出工程合約審批、執行過程中,以至之後的內部管理及施工程序有否不足;再根據調查結果,向大學提出跟進行動建議,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及其他相關事宜等(見表)。
審議每個關鍵時刻事件
林群聲指,為了解事故的真相,委員會將要求城大各相關部門提交文件,以重建綠化天台工程的時序表,由決定進行工程至倒塌發生為止,委員會並會審議每個關鍵的時刻和事件,並約見相關人士。
他又提到,委員會也會邀請知悉情況的城大師生,提供第一身份的具名資料幫助調查,本周四(26日)將再次舉行會議,目標是於6月6日或之前向校方作出初步報告。
在昨日開會之前,城大進一步更新調查委員會組成,8人小組中新增了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系主任鍾國輝作為校外專家代表,原有成員、負責校內工程的副校長(行政)李惠光則不在名單內。
學生代表倡增校外成員人數
委員會學生代表之一的城大學生會署理會長李澤軒指,此舉可避開「自己查自己」嫌疑,但認為委員會只有一名校外人士並不足夠,將提出增加校外成員人數。
城大教職員協會主席謝永齡亦指,調查委員會應以校外獨立人士為主,例如由退休法官擔任主席,以確保公信力。
視察天台進展每日公佈
另為向公眾交代最新進展,城大決定昨日起每天下午4時舉行記者會,大學傳訊及公關處處長(署理)陳國康指,校方已完成移除部分天台上的草皮,並開始視察校內所有設綠化天台的樓宇,當中康樂樓、惠卿劇院、學術樓(一)鋼架結構實驗室等都沒發現有裂痕及危險,餘下的亦會盡快視察。
至於倒塌事發現場,校方已應屋宇署要求全面圍封作跟進調查,附近封閉的康樂樓則於稍後解封,受影響的教職員現於臨時辦公室工作。
擬研向校方建議追責
陳國康又解釋,根據城大政策,校園每一個工程都會由校園發展及設施管理處委派職員參與,在是次綠化天台工程中,城大有兩名分別持有香港及英國測量師資格的職員於工程展開前已參與其中,工作包括檢視進度及撰寫報告。就倒塌責任追究問題,他指調查委員會將會作研究,並就此向校方提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