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左起:Heison(鍾鴻熙)、Mandy(梁靖雯)、Mark(林康溢)。張偉民 攝
考公開試、升讀大學、畢業,然後投身社會工作。這個沉悶的故事,或許是你和我生活的寫照。不過,在香港這小小的版圖上,卻存在茖漜捰~輕人不甘平凡,他們決定靠自己闖一番事業,同時冀望促進本土文化藝術的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婉玲
數名90後,不靠「父幹」,在近年興起的手作市集內發掘出創業路。Mandy(梁靖雯)、Heison(鍾鴻熙)、Mark(林康溢)在大學時期,留意到香港的街道上較少特色小店,反而網絡上就有林林總總的個人品牌憑藉微小的力量發展,所以引起一個改變他們畢業去向的念頭:策劃一場手作市集,將網絡上的手作人聚在一起,增加曝光率。就是因為這一次市集,令他們對籌備手作市集有了信心,亦為未來開設樓上店「LocoLoco」埋下伏線。
首辦樓上市集大獲成功
「我]係90後,唔係太鍾意返工,其實我]呢輩人好多都係咁諗,讀大學時會諗,出蟑n搵工,唔知做咩好。我]咁盚J到契機,就試下(創業)啦」。去年3月,西港島線全線通車,在西環讀書的Heison表示,看到該區重新發展,小店被加租逼遷,就決定將首次手作市集定址在西環。
由2014年11月開始籌備,當時仍然是學生的他們,既要兼顧學業,又要四處找場地和聯絡手作人。直到2015年5月,市集才正式舉辦,結果出乎意料地成功。Mandy表示,首次市集反應比想像中好,由於在一間樓上舊式小畫室舉辦,只能容納10多檔手作檔主,但當日吸引的客流多到「排隊排到落樓下」。
預算來自兼職不靠父幹
問到首筆資金的來源,他們均異口同聲表示是在學時期做兼職儲下的錢,完全沒靠父幹。首次市集舉辦成功,雖然所賺金錢不多,但卻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且與手作人建立好人脈關係。小畫室兩日租金約6,000元,連同其他裝飾及宣傳費用,支出共9,000元;每檔租金則收取每日400元。粗略計一計,Heison笑說,原來只有1,000元盈利。
經過幾次的策劃市集經驗,他們發現,雖然市集吸引的客流多,但客人來去匆匆,難以停下來細心去了解手作作品背後的故事。所以,同年10月,他們在銅鑼灣開設了讓手作人寄賣作品的樓上舖LocoLoco。
該舖位約500方呎,每月租金接近3萬元,簽兩年死約。問及當時有否向業主還價,Heison突然驚覺:「哎呀!應該可以Negotiate(商議)鍐{。」LocoLoco不抽佣,現有52個手作人寄賣,只收每個月租金300元至500元,視乎寄放的位置而定。加上間中舉辦的手作市集、工作坊、作品展及出租場地的收入,三人均表示,能應付生活需要之餘,又可實踐夢想。
商場辦市集大吸家庭客
除了一般工廈,LocoLoco亦會在商場辦市集。今年復活節,他們就與愉景新城合辦了「D.PARK愉景新城Smart.mart聰明豆市集」。Mandy表示,商場的客流較多,大多是家庭客,所以在挑選檔主時,亦會揀選合適一家大細的作品。另外,亦會特地準備爆谷和棉花糖,甚至是充氣滑梯,以增加氣氛。
對於手作市集未來的前景,他們認為,隨虓U來愈多人留意創意作品,手作市集將會是未來消費的大趨勢。不過礙於租金高昂,在香港地要找合適的場地辦市集很難。Heison指,因為出現很多新搞手,所以場主肆無忌憚地加價,但大家仍然搶住做。Mandy則笑說:「如果你依家問我,(搞)市集真係吃力不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