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出土石製工具 未見外來因素痕跡

2016-06-19
■遺址文化層堆積非常厚,說明人類生活時間長。本報河南傳真■遺址文化層堆積非常厚,說明人類生活時間長。本報河南傳真

汪松枝是老奶奶廟遺址考古發掘小組的一員。汪松枝說,老奶奶廟遺址的主要發現是以灰燼堆積為中心的居住遺蹟,以及數量眾多的石製品與動物化石遺存。在鄭州考古研究院,汪松枝向本報記者展示了老奶奶廟遺址內發掘出來的石製品及動物化石。

骨片大小相仿利使用

汪松枝介紹,石製品的原料以灰白色石英砂岩和白色石英為主,亦有少量的石灰岩、火成岩及燧石等原料使用。在石英砂岩製品中,石片與石核的數量較多。石核多為多台面石核,均為簡單剝片技術的產品,尚不見預製石核的跡象。石英原料則體積較小,亦採用錘擊技術或砸擊技術直接剝取石片。經過仔細加工的工具多為石英原料,數量不多,可見到的類型有邊刮器、尖狀器等,形體多較細小。這些特點表現出明顯的與本地區更早階段舊石器文化的技術聯繫,而完全不見來自非洲、歐洲或西亞同期古人類文化影響的跡象。

汪松枝說:「大量動物骨骼殘片與石製品與炭屑等遺物密集分佈現象,是當時人類一個集中居住活動留下的活動面遺蹟。」據了解,這些動物骨骼上完全不見食肉類或齧齒類動物啃咬痕跡,顯示大量骨骼在遺址上出現完全是人類狩獵與消費獵物活動的結果。另一引人矚目的現象是其中較多骨片的大小比較相近,很多骨片長度集中在10厘米上下,剛好方便手握使用。

有些殘片上有比較清楚的打擊修理痕跡,個別還可見到明確的使用磨痕。這些跡象顯示,該遺址的居民除了使用石製品以外,還大量使用骨質工具。動物化石與骨製品的應用等特點也與本地區更早階段舊石器文化有更多的相似性,也不見外來文化因素影響的痕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