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傳統中國武術有「國粹」之譽,城市大學研究發現,習武原來可以減少學童攻擊行為。專家把315名學童分為4組,評估習武對他們的影響,結果同時學習武術及武德者,攻擊及違規行為分別最少減低四成及五成半;受到挑釁、欺凌時則較多以非暴力和自衛方法回應。研究人員計劃開發一套以中國武術為本的教學法,讓本地學校採用,以幫助暴力學童變乖。
研究獲教資會研究資助局轄下優配研究金撥款約39萬元,城大邀請3,511名來自12間小學和1間兒童之家院舍的6歲至12歲學童填寫問卷,再篩選出244名男童和71名女童,把他們分為4組──只學習武術、只學習武德、同時學習武術與武德,或只操練體適能,學員在課堂前後均需接受反應評核。
負責研究的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馮麗姝表示,結果發現,兼學習武術武德者,反應型攻擊行為、操控型攻擊行為、違規行為及專注力問題分別下降42%、65%、55%及40%。她指,這些學員傾向以武德解決問題,受攻擊時較多以非暴力和自衛方法回應。
其他組別方面,只學武德和只學武術的組別,一般攻擊行為分別下降29%和34%;後者違規行為和專注力問題分別減少36%和28%;但前者違規行為和專注力未有顯著改變。
看《霍元甲》《葉問2》學武德
城大社會科學碩士(應用心理學)畢業生兼註冊社工李家鴻指,課程教導學童「不懂打人學打人,學識打人不打人」等武德口訣,並讓他們觀看《霍元甲》、《葉問2》等功夫電影,引導他們討論和演出片中複雜劇情,並模仿角色以武德解決人際衝突。
馮麗姝認為,研究有助了解中國武術如何減少攻擊行為,並可幫助具有攻擊行為的幼童改善問題,研究計劃進行至明年夏天,以收集更多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