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細節的力量

2016-07-19

陳曉鳳

去歐洲旅遊,很喜愛西方古典建築的精雕細琢之美。巴洛克風格的浪漫,由重疊繁複的紋路組成。在現代人看來,那些美麗的花紋,都是無用的細節。

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都由極簡潔的線條組成,窗戶和門只是個乾淨利落的幾何圖形。可惜,當代建築大都沒有古典建築那流芳百世之美。快節奏的今天,很多細節被忽略了,無論是建築還是人倫。可是誰又能說,細節不是決定命運之手呢?

不久前聚會,一位曾當過領導的朋友說起一件事:他曾有個特別能幹的下屬,那小伙子是名牌院校研究生,專業能力極強,在同一批招聘進來的年輕人中出類拔萃,於是,早早成為提拔中層幹部的備選。可是後來,他卻並沒有提拔那個年輕人。提起原因,朋友說:只是因為一件極小的事。某天他外出歸來,正要走進公司大門,那年輕人正好就走在前邊,本來只要順手輕扶一下門,讓後邊的人方便進來就行了,可是年輕人卻自顧自進門,讓那厚重的門「呯」地關上,差點沒有碰着後邊的人。當然,年輕人並沒有看見後邊的人就是單位領導。可就在這一瞬間,領導便對年輕人產生了想法:一個不拘小節的人,能有合作精神嗎?讓他領導一個團隊是不是適合?

如此七八年過去了,那位年輕人早已經資深了,可還是停留在原地不動,大概只能當一個普通工程師了。朋友感歎說,雖然我非常讚賞他的能力,可心裡怎麼也忘不掉那一扇沉重的門,是不是我的心地太狹窄了?

我想,那位本來前程遠大的年輕人,大概做夢也不會想到,斷送他前程的,僅僅是那麼一個小小的疏忽!可再想想,雖然這僅是一個細節,卻又如何不反映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呢?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有些能力卓越的人,卻往往無意中恃才自傲,行事只顧效率,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極少注意到為人處世的細微末節。他或者她,雖然在社會上算得成功,朋友卻是極少的。有人一退休,就成了孤家寡人。道理很簡單:既然你目中無人,別人也只好敬而遠之了。你的成功,說到底和別人沒有什麼關係。

有位女士說,某次她參加聚會,正聽着大家聊天呢,突然身邊一位女友把她的袖子輕輕往上一擼,指了指她胳膊上露出的曬斑,意思是不注意保養。女士頓時感覺到了一種被冒犯的屈辱。得有怎樣的不敬,才能如此粗暴地撕開別人的隱私呢?本來女士穿着長袖衣,是刻意要掩蓋住曬斑的。一個小小的動作,瞬間斷送了她們之間多年的友誼。

兩位一起長大的朋友,其中一位移民去了發達國家,後來斷了聯繫。十幾年後,國內朋友接到了國外朋友的郵件,相約在國內團聚。國內朋友欣喜萬分,立即把自己和同學們的手機、固話、微信等聯繫方式發給了國外朋友,以便隨時聯繫,盼着見面的一天。可左等右等,國外朋友已回國了,也沒有把手機號碼告訴他,他們一直用電子郵件的方式聯繫。

國內朋友一直以為,國外朋友回國後,肯定第一時間把手機號碼告訴他。可惜沒有,一個電話都沒有!在同學聚會上,癡情的國內朋友看到,國外那位分明把手機號給了有權有勢的同學,說明他並不是沒有國內手機。國內朋友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何兒時親密無間的夥伴,現在變得如此勢利?想不通,乾脆不想。於是,一個手機號碼,斷送了極其珍貴的朋友情誼。我笑話他:人家不拿你當事兒,你還瞎癡心什麼呀!

為細節斷送的友情真是不少!有的友情維繫了幾十年,就是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電話號碼,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朋友就反目為仇了。細節背後,是冰山般的真實。擼他人袖子的女士,自認為自己是最成功的,處處高人一等,常人前背後非常刻薄的嘲笑他人。所有的自戀狂,都有着對他人赤祼祼的輕蔑。辨別朋友,看他在小事上如何待你就行了。一個在乎你的人,絕對不會忽略你的感受,更不會特意強調你生理上的缺陷。很多時候,我們正是以細節來判斷人的。細節的背後,是人格、教養以及價值觀。

尊重他人,感恩之心,都是從孩子小時就開始培養的。

孩子剛懂事的時候,就要培育他的悲憫之心。教育他愛護弱者,不要嘲笑殘疾人,不要虐待小動物,不要輕視老年人和窮人。孩子剛學習說話的時候,就要教會他說「謝謝」這兩個字。我的孩子最先學會的話,除了「媽媽」,就是「謝謝!」那天鄰居拿來一些自家孩子不用的玩具,正適合剛會走路的小嬰兒玩,孩子非常高興,雖然他自己已有不少新玩具。

有的年輕人步入社會時,處處彬彬有禮,即使別人為他做了很小的事兒,他都不忘掉說一句「謝謝」,讓大家的心裡很舒服。「謝謝」兩個字,最直接地表達了感恩之心。當你問了路,當你在圖書館取了包,當護士為你上完藥,當服務生給你斟上熱茶,都應該禮貌地說一句「謝謝!」可偏有人把這當成多餘,無論別人為他付出多少,似乎全是應該的,都那麼淡然處之。如此,如果沒有利害關係,誰還會真心幫他呢?

尊重他人,更反映在遵守時間上。那些約定的時間總是遲到的人,雖然找出各種理由,什麼起晚、太忙之類,其實內心深處,是不把他人的時間當一回事兒。守時,在很多人看來不是什麼大事,可我卻認為守不守時反映着人品。對總不遵守時間的人,我會將之劃入「黑名單」。我覺得,守時,守信,是人的起碼道德。

細節,也能反映一個國家的人文精神。在德國一個小火車站上,見一位肢殘人非常輕鬆地搖着輪椅上了火車,因為車廂是低地板入口,還有能放下來的無障礙通板,而且,行動不便的殘疾人還能優先上車。在歐洲城市,即使人行道的紅燈已經亮了,汽車也多禮貌地讓行人先過。最讓人佩服的,是德國、瑞士等城市的清潔,雖然建築老舊,可是街上犄角旮旯見不到一片紙屑。中國城市的宏偉與現代化,早就超過了發達國家,可惜細節做得不到位。在無人注意的角落,經常是可怕的骯髒。

成就大事,應從細節做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