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雙城記:演小人物的大師(二)

2016-07-15

何冀平

自從梅葆玖先生猝然離去,不知怎麼了,接連幾位藝術界大師級人物相繼離世,半個月前,五天之內,北京人藝故去三位老演員,韓善續、金雅琴、吳桂苓,這三位都是難得的好演員,尤其韓、金兩位和我有淵源。

韓善續這個名字不響亮,相貌更提不上檔,他是北京人藝的特型演員。最令人難忘他飾演《雷雨》中的周家僕人,四鳳的爸爸魯貴,把一個吹牛拍馬,心理陰暗,自以為是,陽奉陰違的勢利小人,演得入木三分。他飾演過我的話劇《天下第一樓》裡的烤鴨大廚羅大頭。他說:「看了劇本就很興奮,自從一九五八年當演員的那一天起,就盼着演一回廚子,這個願望終於在《天下第一樓》裡實現了。」其實,他最想演的是這齣戲的男主角盧孟實,他小時候住在天橋,家裡曾經開過店舖,很熟悉類似盧孟實這種人,年輕、有抱負、有管理才幹,有心機又有情義的盧掌櫃,是他的嚮往。他向導演夏淳請纓,要求演男主角,寫了幾大篇對這個人物的理解,我看過的確有想法,可惜導演不選他,他自己也知道,不是因為演技,是自己的相貌不夠英俊,不夠格演一號男主角,他就下決心要演好大廚羅大頭。羅大頭技術一流,曾經在宮裡御膳房裡幹過,張口就是「我的手藝,侍候過宮裡的太后」,居功自傲,脾氣暴躁,心胸狹窄,吃喝嫖賭抽調皮搗蛋,無所不為,東家、掌櫃、所有人都不在他眼裡。為了演活這個舊時身懷絕技的大廚師,他到「全聚德」烤鴨店拜師學藝。烤鴨看着不難,挑起丈把長的檀木烤桿,才知道這是一門專門的技能,沒有三年五年是出不了師的。鴨子沒烤熟,掉在火上烤成了焦炭,一時成了笑話。但是他和烤鴨師傅們結成朋友,從他們那裡「偷」了不少「藝」。

韓善續為羅大頭設計了一件半長不短的大襟褂子,手拿旱煙袋腰繫圍裙,剃一個大光頭,掃把眉,大環眼,梗着脖子,說話就瞪眼,性烈如火,但內心簡單善良。他為羅大頭設計了濃重的山東口音,隨口哼唱的民俗小曲兒,他說的山東話不地道,大家笑他說的是「日本話」,他一點不生氣,找山東人一句一句學。自從他演了羅大頭,劇院很多人見面就叫他「羅師傅」,反倒把他的真名忘記了,就連劇院裡管人事檔案的幹部,也叫他「羅師傳」,你說,他是不是把人物演活了呢!韓善續一心演戲,認真琢磨人物,創造了很多典型小人物,金雅琴在北京人藝演了一輩子「七大姑八大姨」,他演了一輩子「三叔二大爺」。韓老師走了,再看不到舞台上的魯貴、羅大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