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雙城記:秩序與善意之城

2016-08-05

何冀平

延續上篇,來港大讀醫科的內地女大學生身處香港,初到貴境,她注意到香港一些細微生活小事,這是匆匆自由行的過客和我們住在這裡的人所忽略的。

香港地鐵扶手梯分為兩排,靠右是站立不動的人,留出左邊讓給心急趕時間或喜好活動的人。時有南來同胞兩人並排站,堵塞通道,沒辨法,別惱,沒這習慣。就像在日本,日本人是靠左站,留出右邊通道,我也常站錯,友人糾正馬上抱歉,站了幾十年靠右,一時改不過來,但是,好習慣應該學習。地鐵裡不准飲水進食,違者重罰;地鐵有為殘疾人設置的各種便利,空隙處會有工作人員搭好渡板;馬路紅綠燈有特殊警告聲音讓盲人辨別;公共場所的樓梯扶手上有為盲人雕刻的記號;衛生間有嬰兒護理台,或許還有飲水處和擦鞋機;雖然港人個個步履匆匆,問路會仔細正確回答,或有熱心人帶你走一段;手提重物,會有男子禮貌地為你開門或幫手提一段路;偶有碰觸,互相馬上道sorry,女學生親身感受,覺得凡此種種不只是給人方便,而是體現文明社會最大的文明--對人的尊重。

「睡婆婆」事件使她感動,賣報紙的婆婆只顧睡覺,被賊偷走了錢,全社會都心疼,有人悄悄放下一千元,輕輕抽走一張報紙,不叫醒婆婆,一千元不算多,但比起黑筆大字寫上銀碼數字捐款的人更讓人敬佩。為近學校,她租住的房子在中環,中上環的房子大小都是豪宅,房東太太一開始不信任北邊來的同胞,不時上來,找藉口看看「豪宅」是不是被糟踏,挑剔些無意的疏漏,相處久了竟成了她的「香港媽媽」,生病會送來水果和茶果,入夏前會來清理冷氣機,退租回內地還要請吃晚飯送行。她家樓下茶餐廳有個態度不好的惡老闆娘,說話口氣很兇,原以為歧視內地人,後來發現是因為她家的蒸魚和炒飯太好吃,來的客人太多,壓力大得性急口惡,但心地好,服務一流,女學生一坐下,老闆娘就知道她吃什麼,要飯要麵,外賣還是堂食,過年會大聲問候「新年好」!

未來港之前,女學生已知香港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地區,但沒有看到抱怨和仇富情緒,沒有妒忌和破壞,人們都在努力創造着自己的財富。

我們寫劇本最注重細節,細節的真實是構成整台戲的關鍵,女大學生不講金融經濟、議會政府,看到的細微末節,構成她在香港所感受的這台大戲。在香港可能被錯認為不安全的動亂之都之時,應該讀讀這樣的文章,增強信心,維護安寧,糾正形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