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演藝蝶影:鰂魚涌的文物博物館

2016-08-05

小 蝶

我相信香港大部分市民與我一樣,都不知道在鰂魚涌地鐵站旁、模範邨後有一座香港青年協會;而在大樓的五樓內,原來有一間小型展覽廳,名叫香港青年協會博物館,內裡常設展覽着很多由古董收藏家張嘉琳、張鍾麗裳夫婦擁有的珍貴古董。

不過,這次我到展覽廳所看到的並非全是張氏夫婦的珍藏,而是一個名為「一帶一路」的特設文物展。我們都知道張騫在西漢時沿「絲綢之路」出使西域,原來這條通道在西漢前是用來運送玉石,所以之前被稱為「玉石之路」。至於「海上絲綢之路」又稱「陶瓷之路」,亦是連接東西方文明的一道重要橋樑。

是次展覽的目的是希望透過珍貴的古董文物,讓更多人了解自漢朝以來中華民族與歐亞非各國的文化藝術交流的情況,藉着尊重、保護和珍惜古人流傳下來的藝術文化,薪火相傳,增添現代的活力和色彩,令中華文化綻放更耀目的光彩。

策劃展覽機構「緣明清聚」的十多位古董收藏家會員借出過百件展品。張氏夫婦的展品最多,有些都是我一見便喜歡的。例如漢朝「綠釉羊圈」是一個以淺綠陶瓷製成的兩層羊圈,二層之間還有梯級供羊兒上落,三頭小羊就在圈內休憩,可愛極了。元朝的「清花魚紋酒壺」造型特別,壺頂和把手分別有兩小動物在其上。既像大眼魚兒,又像小昆蟲,又有點像青蛙,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兩條小龍。「釉裡紅波斯船形壺」是一個很特別的盛酒器皿。元、明朝時期,從中東來華的商船的外形與此壺甚像,相信是工藝師受到西方美學影響所創作的藝術品。還有一個元朝的「青花釉裡紅貼花花卉紋罐」也令我看了又看。比起其他展品,它的體積較大,但手工精細。加上它飾以紅色的凸花,令它在眾多青花展品中最為突出。

另一對收藏家夫婦不單借出的展品吸引,他們本身的名聲也非常吸引--梁朝偉和劉嘉玲夫婦。梁朝偉的三個宋朝玉觀音坐或立像神態各異,都是手工上乘之作。我最喜歡的是他的唐朝玉鎏金嵌寶石腰帶,以白玉包着鑲在鎏金中不同顏色的寶石和珍珠的腰帶圓環和長塊,可以想像腰帶主人當年佩戴着它時的驕矜氣派。

我亦喜歡區建昌夫婦的遼金元「白玉母子鴨擺件」﹕一隻白玉母鴨左右兩旁均有小鴨陪伴,溫馨洋溢。他們另展出七件以不同動物形態為造型的玉件都是可愛的小玩意。

是次展覽至本月二十五日,星期一至五只招待團體(六人以上),星期六、日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