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新視野藝術節2016終於等來莎莎.華爾斯!

2016-08-27

兩年一度的新視野藝術節即將於十月開幕,這次藝術節星光熠熠,更絕對是舞迷不可錯過的盛會,因為甚少造訪亞洲的頂尖編舞家莎莎 .華爾斯將帶作品《松風》訪港,而「舞蹈金童」艾甘.漢亦將再次訪港,帶來新作《輪》的亞洲首演。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新視野藝術節提供

對於德國編舞,我們熱切地討論翩娜.鮑許(Pina Bausch),卻對莎莎.華爾斯(Sasha Waltz)知之甚少。近年來聽到關於她最令人咋舌的消息,可能還要回溯到2013年底。當時莎莎在慶祝完舞團二十周年之後突然宣佈,因為政府資助不足夠支撐未來作品,她已經解僱所有舞者,往後只接受委約創作,舞團則暫停。此舉震驚德國社會,就連八卦小報都爭相報道,要知道,這可是曾被歐盟選為「歐洲文化大使」的頂尖舞團。

但這個決定其實對莎莎來說並非全然負面。其實,1993年,當莎莎.華爾斯與夥伴桑迪(Juchen Sandig)在柏林創辦舞團「莎莎.華爾斯與客人們」(Sasha Waltz & Guest)時,這名字就已表明舞團的與別不同--她熱愛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跨界實踐各種可能,至今已經與來自全世界超過300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一起創作。從好的一面看,解散舞團是否可以加強這種創作上的自由性和開放性?與其是迫於壓力被動屈服,我寧願相信,這是當時莎莎在面對歐洲財困所導致的文化資助削減時主動出擊,對「舞團」未來存在形式的一種考量。

超現實視覺意象

人們說起莎莎.華爾斯時,總喜歡將她與翩娜.鮑許一起提及,說她是翩娜之後最具代表性的德國編舞。這句話自然不錯,但總讓她置於翩娜的光環之下,其實並不公平。從二十多年前創辦舞團到今日,莎莎早已是國際舞壇上獨樹一幟的重要藝術家,她的風格與翩娜截然不同,更沒有「接班人」的意思。她擅長利用不同空間,用大膽的舞台裝置與場面編排來營造視覺奇觀,其中的哲思與超現實感又攝人心神。多年來,她不斷實驗將歌劇與舞蹈相融合,逐漸打造出簽名式的「編舞之歌劇」(Choreographischen Oper)風格。

康文署藝術節辦事處高級經理區玉芳告訴記者,莎莎.華爾斯一直活躍於歐洲,亞洲觀眾很少看到她的作品。這次新視野藝術節很早前就開始接洽,最終選中了《松風》(Matsukaze)帶來香港。「我們一直希望不同的藝術團體、藝術類別能有碰撞。《松風》將舞蹈、歌劇融合在一起,這次演出又集合了德國、日本和香港的藝術家,加上我們也想要選擇一些有亞洲元素的作品,《松風》將能劇、歌劇、舞蹈放在一起,比較特別。」

《松風》的故事來自世阿彌(Zeami Motokiyo,1363-1443)的同名能劇,松風與村雨兩姐妹愛上了同一個人,甚至在他逝世後仍然不捨追隨,靈魂飄蕩在人間。淒美故事加上日本著名當代古典音樂作曲家細川俊夫的音樂,再配上歌劇的詠唱和當代舞蹈,既有空靈含蓄的東方意味,又有西方劇場的張力與儀式感。區玉芳說,莎莎將舞蹈與歌劇的演唱融為一體,「不是伴舞或伴唱,而是一個total theatre的概念,唱的人也有形體和表演,融為一體,完整性很高。演出的整個畫面都很impressive,也保留了能劇獨特的感覺。不論是枱面的鋪排還是舞蹈的編排,視覺意象都很強烈,你會覺得各種元素放在一起很融合,不割裂。」

這次,藝術節還促成了香港創樂團加入《松風》的演出,希望香港的創作者和原創團隊能有所交流。「平時,創樂團的人數比較少,這次為了演出的要求,特別招募了一班人去做,有點從ensemble變成了orchestra,弦樂部分特別強。」區玉芳說。

跨領域多媒體嘗試

除了莎莎.華爾斯,這次新視野藝術節的閉幕演出同樣是令人期待的舞蹈作品,香港觀眾的老朋友艾甘.漢(Akram Khan)將帶着當年獲獎無數作品《源》(DESH)的班底,重新演繹印度梵文史詩《摩訶婆羅達》中的故事片段。原來,艾甘.漢多年前曾經參演過彼得 .布魯克以同一史詩為靈感的作品,這次他重返這個令他着迷的文本,卻選擇了從女性的觀點出發,以安巴公主為主角,為被寫下的歷史背後備受壓抑又堅韌不屈的女英雄們發聲。舞作《輪》在舞台上打造出巨大年輪的意象,舞者的肢體融合了印度古典舞與現代舞的技巧,帶來快節奏、高能量的舞蹈畫面。「如果《松風》是要慢慢品嚐,《輪》則是完全不同的觀賞體驗。」舞作今年初在倫敦的圓屋劇場上演,被英國《衛報》形容為「關於命運與復仇的浩瀚舞作」,香港的觀眾切勿錯過。

除此之外,本屆新視野藝術節還有不少亮眼節目,例如電影音樂會《鬼樂神功》;又如日本「極簡主義電子音樂大師」池田亮司的《Superposition》,就用數學的精準度來探究音樂的美感。作曲家走進量子的世界,從極微觀的角度來捕捉自然中的各種訊息。兩位演出者現場操控各種儀器,結合聲音與影像,展現自然與人類社會中的各種概念和現象,呈現出極致純粹的美感。另外,著名導演蔡明亮與音樂家梁基爵將跨界合作《一零》,內地導演李六乙將解構希臘經典悲劇,創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而香港編劇甄拔濤入圍柏林戲劇節「劇本市集」的作品《未來簡史》亦將登上舞台。本版稍後會陸續專文介紹,敬請期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