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收藏 > 正文

權力與榮耀 盡現楚式青銅器

2016-09-08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

20世紀60年代以來,湖北發掘了5000餘座楚墓,出土的大量青銅器展現出當時第一流的青銅鑄造水平。楚人根據自己的傳統,在青銅器表現形式、組合關係和裝飾手法等方面進行創新,將中原遠遠地拋在了身後。日前,由廣東省博物館與湖北省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問鼎:楚式青銅器特展》,透過多件館藏青銅器,直觀呈現楚式青銅器的特質,講述出周代禮樂制度的變遷與楚國在青銅器鑄造方面的成就和對中華青銅文化的貢獻,展覽展至本月16日。■文字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夢薇(廣東省博物館提供資料)

青銅器作為周禮的載體,常被用來祭祀天神與祖先,是區分貴賤等級的標誌。任何諸侯都不能僭越禮制,更不能問「鼎」大小。東周時期,周王室衰頹,禮崩樂壞,諸侯並起。地處南方的楚國,國力日盛,虎視眈眈問鼎中原,意圖替代周王室,稱霸天下。

今次的展覽分採礦鑄銅、鐘鳴鼎食、祀前淨手、犀甲金戈、生活雜器、華美紋飾六個板塊,展出了由湖北省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珍藏的相關青銅器藏品等共83件文物,包括發掘自曾侯乙墓、荊門包山墓、紀南城墓、九連墩墓等多個大型墓葬的器物。

曾侯乙青銅建鼓座

戰國,隨州曾侯乙墓出土,高50厘米、直徑80厘米,湖北省博物館藏

建鼓底座作為樂器附件,用於承插建鼓貫柱,穩定建鼓。圓形底座由空心圓柱和糾結穿繞的圓雕群龍組成。底座內由網狀銅梗構成,外壁飾淺浮雕龍紋,有四個環鈕套接圓形提手。底座上方環繞八對圓雕大龍,其間雜夾著數十條糾結穿繞的小龍。小龍首尾糾纏,向上攀爬,給人紛繁變幻、生動有序的奇特感受。柱口緣有「曾侯乙作持」銘文。龍身及底座外圈鑲嵌綠松石,出土時多已脫落。冶金專家認為該器是春秋戰國時代青銅鑄造藝術的巔峰之作。隨茯鴔瑑o展,許多國寶都有惟妙惟肖的複製品,但該件建鼓底座由於工藝複雜,現代鑄造工藝無法復原,至今未有複製品。

曾侯乙青銅簋

戰國,隨州曾侯乙墓出土,高31厘米、口徑22.3厘米,湖北省博物館藏

蓋頂中心為五瓣蓮花形蓋鈕,蓋腹有鑲嵌的紋飾。器身飾連鳳紋、雲紋、稜形紋、鳥首龍紋等。器蓋內和內壁各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器身腹部兩側各有捲曲成弓形的龍形耳,龍形耳的頭部作鳥獸形。曾侯乙墓雖為曾國墓,但其出土器物具有明顯的楚式青銅器風格,與淅川下寺等楚墓出土的青銅器特點相同,顯示其深受楚文化影響,是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曾侯乙編磬

戰國,隨州曾侯乙墓出土,高109厘米、寬215厘米,湖北省博物館藏

磬架由青銅製的龍首、鶴身怪獸等構成,獸舌上有「曾侯乙作持用終」銘文,橫樑與立柱施線條流暢的錯金雲紋。橫樑底等距焊鑄銅環,以串u掛磬。磬塊由石灰石或大理石磨製,共32具,刻有編號和樂律的銘文,分上下二組懸掛於橫樑之上。作為古代的打擊樂器,曾侯乙編磬可與同墓出土的編鐘相配,撞鐘擊磬,金石和鳴。

九連墩1號墓編鐘

戰國,棗陽九連墩1號墓出土,長481.8厘米、高149.8厘米,湖北省博物館藏

2002年底,湖北棗陽九連墩1號墓出土了一套編鐘共34件,其中上層鈕鐘兩組22件,下層一組甬鐘12件,是出土的楚國編鐘中件數最多的一套。《周禮.春官》中關於「樂懸之位」的記載言:「王,宮懸;諸侯,軒懸;卿大夫,判懸;士,特懸。」九連墩出土的編鐘與編磬分兩面懸掛,為判懸。從編鐘與編磬的懸掛組合,可以判斷出墓主人的身份為卿大夫。

九連墩青銅鬲及匕

戰國,棗陽九連墩1號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青銅鬲,源自新石器時代的陶鬲,是煮粥器,最早出現於商代早期,西周中期以後盛行,至戰國晚期從祭器和生活用品中消失。早期青銅鬲的器形為大口、袋狀腹、錐形足。袋狀腹的作用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但多數青銅鬲紋飾精美,不宜火煮。商代晚期後,袋腹逐漸蛻化。西周中期出現了寬腹平襠的鬲。春秋戰國時期,鬲常以偶數組合與列鼎同葬,但也有墓葬,如九連墩1號墓,就出土了九件素面小銅鬲,且均附銅匕。出土時匕置鬲內,匕鏤空,扁平長柄有套環。

楚屈子赤角簠

器、蓋同形,直口斜壁,矩形圈足。器腹立對稱環耳,蓋緣相對六個獸首銜扣。通體飾細密的蟠虺紋。簠底、蓋內壁均有6行31字銘文:「唯正月初吉丁亥,楚屈子赤角媵仲嬭璜飼簠,其眉壽無疆,子子孫孫永保用之。」說明這件簠是楚氏赤角為其仲女璜出嫁鑄造的媵器,即陪嫁物品。屈、景、昭為楚國三大家族,本件為存世僅見屈氏之禮器。

春秋中期,隨州鰱魚嘴出土,長27.7厘米、寬20.7厘米,湖北省博物館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