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至親患癌逝 新來港生讀醫助人

2016-09-22
■6位尖子獲港大醫科取錄,左起:陳煦欣、陳煦怡、馬國賢、岑仲彬、易嘉瑩和林嘉男。 吳希雯  攝■6位尖子獲港大醫科取錄,左起:陳煦欣、陳煦怡、馬國賢、岑仲彬、易嘉瑩和林嘉男。 吳希雯 攝

18歲由中四讀起 文憑試38分入港大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希雯)即使「輸在起跑線」,亦能靠後天努力「跑出」,不少基層學生勤學不倦,成功考入香港大學醫學院,希望日後成為仁醫,貢獻社會。在內地出生的易嘉瑩,18歲來到香港,由中四讀起,父親及祖父早年相繼患癌病逝,只靠母親任職保安員的收入養家,今年她於文憑試取得38分(以4科核心科目加2科選修科計),希望成為關心病人的醫生幫助更多人。另外,兩位本年度文憑試基層尖子岑仲彬和林嘉男,也一圓成為醫科生的夢想。

來自廣東江門的易嘉瑩,約9歲時,父親大腸癌病逝,那段日子除了傷痛之餘,嘉瑩更記得陪在病父身旁的無力感。5年後,祖父亦不幸患肺癌離世,在病榻期間,他還叮囑嘉瑩別擔心,應專心學業。看茼傺佼Q病魔折磨,但自己無能為力,這種幫不上忙的感覺讓嘉瑩下定決心,將來成為醫生,幫助更多人。

將獲頒「醫學院飛躍獎學金」

父親和祖父離世數年後,嘉瑩和母親申請來港照顧外祖父母。她當時18歲,入讀風采中學,因英文追不上程度,由中四讀起。原本經營服裝店的母親,來港後任職保安員,撐起整頭家,除了書簿津貼外,沒有申請其他援助。今年嘉瑩取得佳績,成功升讀港大醫科,將獲頒「醫學院飛躍獎學金」(Springboard Scholarship)。

嘉瑩眼中,醫生絕對不只是醫病,還要醫治病人的心,尤其注重病人情緒。父親患癌期間,家人為免他難以承受打擊,原本與醫護協定把病情保密,但事與願違,父親在毫無準備下,從與醫護的對話間,突然得知自己患癌,立刻情緒崩潰,拒絕接受治療,病情急轉直下。

嘉瑩指,雖然病人有知情權,但病人情緒波動對病情大有影響,因此醫生需要與病人家屬商討,選取合適時機才向其解釋病情,讓病人慢慢接受。

兩基層尖子同圓夢讀醫

另一邊廂,兩位基層尖子岑仲彬及林嘉男,今年文憑試放榜時都曾獲傳媒訪問,隨後他們同樣選擇升讀港大醫學院。6科考獲41分的岑仲彬,自小在天水圍公屋居住,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和兄長任職地盤工。仲彬昨日分享指,讀醫科是從小到大累積而來的興趣,起點則是2003年沙士,當年他只是個幼稚園學生,當時只知道要常洗手和量體遄A不明白為什麼「看不見的東西」卻會令人死亡,開始對醫學產生興趣。長大後,他從做義工等經歷,接觸到唐氏綜合症等社會弱勢,更希望成為醫生,關心和服務社會。

一樣來自基層的林嘉男,小一時父親離開家庭,母親靠在洗衣店工作,獨力養大他和兩位姐姐。因媽媽從小教導要常幫助別人,中學時成績優越的嘉男萌起讀醫念頭,希望成為好醫生。他於文憑試6科取得42分,一圓夢想,將獲頒「醫學院飛躍獎學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