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廣東、香港及澳門除了民生及經濟交往頻繁,同樣重視傳染病的防控合作。三地衛生部門代表日前在香港出席「第十六次粵港澳防治傳染病聯席會議」,提升應對傳染病的能力。香港衛生署署長陳漢儀在會議上致辭表示,粵港澳面對共同的傳染病公共衛生挑戰,如寨卡病毒持續傳播的地區過去數月不斷增加,香港及廣東均發現外地傳入個案,加上三地也存在可傳播寨卡病毒的伊蚊,大大增加可能出現本地個案和爆發的風險。
陳漢儀:證三地合作作用
陳漢儀表示,三地代表已於今年4月在廣東舉行「粵港澳寨卡疫情防控階段性總結會議」,加強聯防聯控的合作,緊密聯繫,並保持互相通報寨卡病毒感染個案的機制,證明三地在近年建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合作機制發揮作用。
在第十六次聯席會議上,三地代表總結傳染病監測、防治及通報機制等合作,亦深入討論三地傳染病疫情、應對寨卡病毒的防控工作、消除麻疹的工作和進程、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趨勢及防控、防控重點傳染病的最新情況,並分享實施和推廣疫苗接種的經驗。
粵港澳三地在第十六次聯席會議達成以下共識:加強三地防控傳染病及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合作,透過資訊及經驗交流,提高防控傳染病的水平;在應對寨卡病毒感染、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方面,加強信息通報及蚊媒防控工作等合作;繼續推進傳染病防治科研合作,包括蚊媒疾病及人類感染禽流感等方面的資料收集和分析研究。
此外,三地亦貫徹落實《粵港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合作協議》,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重大傳染病應急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通報機制;推進傳染病專業人員交流及培訓合作,包括疾病監測、疫情爆發調查、現場流行病學、應急管理、實驗室檢驗、傳染病感染控制、風險溝通和健康教育等;以及進一步加強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防控工作的交流合作。
主持聯席會議的三地衛生部門主管分別為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段宇飛、香港衛生署署長陳漢儀及澳門衛生局局長李展潤。
其他與會者包括香港食境署、漁護署、醫管局及三地部門代表共約60人。聯席會議明年由澳門衛生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