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民兵準備巡島。記者楊帆 攝](http://image.wenweipo.com/2016/10/25/a13b.jpg)
在三沙,當民兵是風尚,如有基因。許多漁民家裡,父子、兄弟、夫妻都是民兵。
在永興島成立首支海上民兵連時,漁民蔡少葉激動得整夜未眠,並鼓動弟媳一起參加。已經當了民兵的丈夫說:「我和弟弟肯定參加,你們是女人,得操持家裡,別去啦!」蔡少葉和弟媳急得哭了出來。架不住她倆的軟磨硬泡,丈夫最終只好同意她們報名。報名後,蔡少葉心裡還是不踏實,隔三差五往警備區跑,問自己符不符合條件,能不能當上,還主動幫着發宣傳單,四處呼籲大家加入民兵組織。沒多久,一家四人都如願當上民兵。
年齡不受限 參與熱情高
參加訓練,民兵們也是熱情高漲。政治部主任楊建波告訴記者,趙述島民兵吳忠燦為了讓妻子能順利參加訓練,主動向警備區提出,「我自己每天開船送她來,不用你們出油錢!」趙述島至永興島10海里,單趟就要一個小時,訓練的十幾天裡,吳忠燦每天划船把老婆送到永興島。
「三沙一些小島上全民皆兵,因為人少,年齡也不受限。三沙民兵有紅色基因,做民兵之前,他們就世代守護着這片『祖宗海』,我們當年在組建民兵隊伍時,他們的熱情極高,有不少夫妻兵、兄弟兵、父子兵,大家都搶着做民兵。」三沙警備區司令員蔡喜宏對記者說。